第57章 帝君召見(第3/4 頁)
,真不怪李如璋如此擔驚受怕,
這完全是他作為一個,後世穿越而來的穿越者的思維在作怪,
後世有什麼事,一個電話資訊,一份郵件,分分鐘就能搞定的事,
而在如今他所處的這個世界,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步靠人力慢慢來,
比如,就拿他的請見奏章來說,這其中要經過,尚書省過目,重要的甚至還得尚書令親自過目,若是沒有問題。
然後,再轉呈中書省,中書省閱過,再轉呈帝君親閱,或者朝會口述給帝君。
這樣可以將很多下面人能自己做決定的事務,篩選出來,留下自行處理,就不必事無鉅細都麻煩中書省。
再者,挑選其中一些不好的不利於朝政時局的奏章,留中不發。
所以從他來京遞奏章述職,到過了三日中書省才看到他的奏請,這都算不錯了。
畢竟,整個帝國全國各地,有無數的奏章,雪花紛飛一般遞到中樞,
在這麼多奏章裡,不可能單獨去找他一個人的奏章。
等到中書省敲定各地進京官員述職、覲見的日期的時候。
以是七日之後的事了,
這期間,李如璋一直有些擔驚受怕,以至於晚上睡覺,都時常驚醒,
生怕帝君會腦子一抽,給自己來個趁其不備,
直到,內務府連同御史臺派人,來傳授他瑾見禮儀的時候,他才終於略微放心了一些。
既然來傳授禮儀了,那至少就不會殺他,否則,何必這麼大費周章。
瑾見日期,又定在三日以後,
這樣一來,從李如璋到帝都至今,便已過去了半個月。
給內務府前來傳旨的太監,塞了一錠銀子之後,
又從太監那裡,打聽到了一些訊息。
此次入京述職的,連同他在內,一共有十幾人之眾。
南北官員皆有,文武俱全,
不過這裡面,李如璋初入官場,這些人他一個也不認識,
此前因為憂心自己的性命,也顧不得在意其他事情,
入住驛館這麼多天,他只知道,自己隔壁住的是一位大約而立之年,掌管水利的文官。
有兩次用飯的時候,路過何必透過窗戶,只看到這位官員在紙上勾勒描畫,也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如今,李如璋總算放下心頭之虞,整個人也輕鬆了不少,
以至於,在遇到隔壁這位水利官員的時候,還有心情主動與對方見禮。
對方還禮以後,
李如璋便和他攀談了起來,
一番攀談之下,李如璋瞭解到了一些資訊。
對方名叫顧延武,是揚州治下、丹陽郡蕪縣人士,
如今在會稽郡任水利官,此次進京述職,乃是今年治理好了揚州水患,而上官舉薦從而被召見。
咋一聽名字,任誰都會以為他是個武夫,哪知道職位和職責和他的名字這般大相徑庭。
李如璋當下也是自報家門,
驚的顧延武,起身再度行禮,口中還連連讚歎,
“原來閣下便是鼎鼎大名,潼關之戰,大敗北虜的擎天一柱啊,失敬、失敬,
“李將軍這一戰,大張了我嵩國之威風,滅了北虜之氣焰。”
“顧某三生有幸,今日能一睹真容,實屬幸事。”
這下倒輪到李如璋尷尬了,“擎天一柱”這個稱謂他實在擔不起,
而且,這個稱呼,不都是稱呼那些軍中老將或者一些元老級別人物的嗎?怎麼就安到自己身上了……
自己年紀輕輕,哪能擔得起這個稱呼。
當下也是連道慚愧,口稱不敢當,
只見顧延武面帶正色道
“李將軍不必自謙,顧某並非恭維,而是,發自肺腑的敬佩,
其實,在下家父乃是武將,
將軍從我名字便知,家中原本對我期望,
然而,可惜天意弄人……”
只見顧延武面色暗淡一陣後,才接著道
“只可惜,朝廷重文抑武,家父也受到影響,為此,特意督促在下,考取功名,父命難為。
至此,便絕了從軍報國之路,實乃遺憾。”
李如璋寬慰道
“顧大人所言,的確令人遺憾,但是,豈不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顧大人雖未能如願馳騁疆場,沙場建功,卻也成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