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眾人談論何靜詩(第3/4 頁)
叵測。
然臣念及陛下聖恩,仍願為朝廷鞠躬盡瘁。但此刻,臣有一事相求,還望陛下成全。”
皇帝微微皺眉,心中預感裴軼淵所求之事恐怕不簡單,卻也不好當場拒絕,只得開口道:
“裴愛卿但說無妨。”
金烏灑下的光芒,透過雕花窗欞,在朝堂的金磚地面上,勾勒出一片片光影。
裴軼淵立於殿中,身姿筆挺,一襲蟒袍加身,金線繡就的蟒紋,在日光下熠熠生輝,宛如活物般靈動。
腰間束著一條白玉帶,越發襯得他身形修長,氣質卓然。
一頭烏髮整齊束起,頭戴一頂紫金冠,冠上的明珠璀璨奪目,散發著清冷光輝。
微微抬眸,雙眼狹長深邃,眼眸仿若藏著無盡星辰,深邃又勾人、
銳利的目光掃過朝堂眾人,所到之處,群臣皆不自覺地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
高挺的鼻樑下,薄唇緊抿,線條冷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稜角分明的側臉,在光影交錯間,宛如刀刻斧鑿般英俊,每一處輪廓都散發著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陛下!”裴軼淵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與生俱來的霸氣,瞬間打破朝堂的寂靜,
“昨日墨王身中烈毒,生死一線。
而墨少白與何靜詩,情比金堅,早已結為夫妻。
這般天作之合,本應喜結良緣,傳為美談。可如今,如妃娘娘卻屢屢橫加阻攔,致使二人良緣受阻!”
皇帝聽聞,臉色一沉,不悅道:“朕已知曉此事。
如妃是朕寵妃,她的話,朕不能不聽。況且皇家顏面至上,此事若處理不當,定會遭人詬病。”
裴軼淵卻毫無懼色,往前踏出一步,袍角隨著他的動作揚起,仿若掀起一陣無形的風。他昂首挺胸,身姿愈發顯得高大偉岸,眼神堅定,直視龍椅上的皇帝。
“陛下!”裴軼淵的聲音愈發洪亮,“臣深知皇家顏面重要,可若強行拆散這對有情人,百姓會如何看待陛下?他們定會覺得陛下不通情理,棒打鴛鴦。民心向背,關乎社稷安危,如此一來,對皇家聲譽的損害,將遠超想象!”
皇帝的臉色愈發難看,眼中閃過一絲惱怒,正欲發作。
裴軼淵卻不給皇帝開口的機會,緊接著說道:“此次臣翻案,證據確鑿,足以證明臣的清白。
但在調查過程中,臣發現了一些與如妃娘娘及朝堂相關的隱秘之事。
若此事公之於眾,朝堂恐生大亂。”
裴軼淵微微一頓,目光如炬,凝視著皇帝,
“所以,臣懇請陛下為墨少白與何靜詩賜婚。
如此既能彰顯陛下的仁慈英明,又能穩固朝堂,實乃兩全之策。”
皇帝心中大怒,卻又忌憚裴軼淵手中的把柄,一時陷入兩難。
朝堂上,群臣面面相覷,大氣都不敢出,整個朝堂安靜得能聽到針落地的聲音。
良久,皇帝咬著牙,冷冷道:“裴軼淵,你這是在威脅朕?”
裴軼淵單膝跪地,但他的身姿依舊挺拔,氣場絲毫不減。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皇帝,聲音沉穩有力:
“臣不敢。臣一心只為朝堂安穩,為墨少白與何靜詩的幸福。
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半分二心。還望陛下三思。”
皇帝沉思良久,最終無奈地嘆了口氣:“罷了,朕就依你所言,為墨少白與何靜詩賜婚。但裴軼淵,下不為例!”
裴軼淵心中一喜,臉上卻依舊保持著恭敬,叩謝道:“陛下聖明,臣定當銘記於心。”
與此同時……
塞外的風沙漫天,吹打著城牆,何校騎將軍身著厚重的鎧甲,披風在狂風中烈烈作響。
鎧甲上的劃痕與凹痕,皆是他多年征戰留下的勳章,彰顯著他的赫赫戰功。
其面龐堅毅,歲月與戰火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淺淺的紋路,眼神中透著久經沙場的凌厲與果敢。
前日,一封加急軍報送到他手中,看完上面的內容、
何校騎將軍只覺氣血上湧,雙眼瞬間瞪得滾圓,額頭上青筋暴起,如同一條條憤怒的小蛇。“這成何體統!”
他怒吼一聲,猛地將手中的軍報揉成一團,“我女兒的清白,怎能被人如此踐踏!”
他顧不上滿身的疲憊與征塵,翻身上馬,帶著幾個親隨,快馬加鞭趕回京城。
一路疾馳,馬不停蹄,等趕到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