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柴宗訓的忍辱負重(第1/2 頁)
這也是荊罕儒實在是頂不住壓力了,不得不再三催促柴宗訓鹽城一行的原因。也只有自“稚子營”第一時間創立起,便效力其中的荊罕儒才再清楚不過。“稚子營”從成立的第一天起,便註定了只會聽命於一人,以前是柴榮,而如今是柴宗訓,換句話說“稚子營”的效忠物件只會是柴氏子孫。
無論是感情的傾向還是其他原因,荊罕儒甚至考慮過,即使當初柴榮沒有選擇柴宗訓而選擇了趙匡胤,相信好多“稚子營”的老人也許因為柴榮的命令不會選擇和趙匡胤作對,而會選擇黯然退出。
畢竟!他們為了柴氏和大周江山效力瞭如此之久,他們當初大多都是為柴榮大義所召,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大部份都是重情重義之人,所以!感情的傾向使得他們會更加偏向於大周和柴氏,而不是那個不所謂的大宋和趙氏。
況且!在不少“稚子營”中人看來,北伐一役正是由於趙匡胤的退縮才使得最後功虧一潰,他像是一個罪人,不只是大周的罪人,而是整個漢人的罪人。這樣一個讓他們心有芥締之人,又如何值得他們全心全意的效忠?也許也不難理解,原歷史上趙匡胤只是保留了小部份“孤兒營”,大部份都被他解散了。
“可是……可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先帝於我們不亞於再生父母,可再看看趙匡胤乾的好事,使得先帝最後的努力化為泡影。”“稚子營”學生之中,不知道是誰哭泣著道,說著說著已然淚流不止,“我們實在是……實在是不甘心啊!”
此言一出,引起不少人共鳴,柴宗訓似乎也受了不小的影響。強自壓下心中的悲痛之感,柴宗訓趁眾人不注意,偷偷的在臉上抹了一把,眼睛也不開始紅了起來,哽咽著道:“不甘心?誰又能甘心得了?昔日北伐我是親自參與了的,‘鐵甲兵’奮勇而戰,就算是我父皇拖著殘軀,吊著最後一口氣,也只是為了擊敗遼國的鐵騎。
“本來勝利的曙光已然出現,遼國即使是他們最為精銳的‘皮室軍’,也因為承受不住傷亡,有了撤退的想法。可是他趙匡胤倒好,為了一己私利,居然一句話就叫我們的努力毀於一旦,而一路撤退中,‘鐵甲兵’傷亡不計其數,甚至還要超過和遼國作戰的人數,你們知道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眼前這一切發生,卻無力阻止,這是何等難受?
“更不用說世宗皇帝乃是我親生父親,當昏睡醒來得知戰敗的訊息,既是心寒又是心痛。他如此信任趙匡胤,可趙匡胤事到臨頭卻做出了這樣選擇,更讓他生出被最親之人背叛的感覺。
“要說恨趙匡胤,你們比得過我?如果不是他趙匡胤,我父皇能含恨而死,眼睜睜看著他自己最後奪取‘幽雲十六州’的機會在手上悄然溜走?更不用說我柴家自問待他不薄,可他趙匡胤倒好,欺負我們孤兒寡母不說,反將大周江山被之取而代之。如果說現場誰最想親手手刃趙匡胤此人,非我莫屬。
“可是我不能這麼做?”說到這裡, 柴宗訓臉上現出悲痛欲絕的矛盾之色,“為何?正如我先前所說,殺他趙匡胤一人容易,而趙匡胤死後天下紛爭的後果,卻是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果我真的這麼做了,最後得利的必然是遼國,別看當今遼主昏庸,但遼國自有明白人在,一旦中原陷入戰亂之中。
“也許到時候即使遼主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因為遼國的其他貴族定然不肯放過如此好的機會,遼國鐵騎南下之時,便是生靈塗炭,大周遭逢大劫之時。一個分崩離析的大周,無論如何都不是遼國的對手。
“我知道你們‘稚子營’不畏生死,哪裡是面對比你們強大十倍百倍的南唐‘僧兵’,你們依舊沒有選擇退縮,而是選擇勇往直前,奮起而戰。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來自草原的 遼國,他們比南唐‘僧兵’更加野蠻,更加殘暴,如果等遼國徹底的消化了‘燕雲十六州’,到時候我們面對遼國將更將可怕?
“如今遼國可怕的唯有他們引以為傲的騎兵而已,可是等遼國消化了‘燕雲十六州’,他們的經濟和軍事能力都將不可同日而語。遠的不必說,以前我們能憑藉堅城和利器阻擋遼國騎兵,可是等遼國進一步消化‘燕雲十六州’後,他們的冶鐵能力會更上一個臺階,我們能仗之為豪的利器,也許將不再為我們獨有。
“某一天我們的得器出現在了遼國軍隊中的序列了也不必驚奇,最最最為重要的一點,那便是遼國的攻堅能力也將今非昔比,他們也能造出衝車、井闌、投石車之類的攻城利器。等到那時,堅城已經不足為憑,我們又還有什麼能戰勝遼國的?”
聽著柴宗訓一字一句娓娓道來,一開始眾人還是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