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楷書四大家(第2/4 頁)
年),字誠懸,京兆華原柳家原人,丹州刺史柳子溫之子,兵部尚書柳公綽之弟。他是唐朝官員、書法家、詩人,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
1. 生平經歷:
家學淵源:其祖父柳正禮,曾任邠州士曹參軍;父親柳子溫,官至丹州刺史;伯父柳子華,曾任池州刺史。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柳公權從小受良好的詩文教育,兄長柳公綽對他影響較大,不僅教授他德行禮法、史論經學等綜合學識,還注重培養他的書法特長。他未入仕之前,就開始為人書寫碑文,28 歲時書寫有《符元亮碑》。
入仕為官:唐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29 歲的柳公權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長達 13 年。元和十四年,他被夏州刺史李聽提拔為幕僚。元和十五年,因“佛寺筆跡”得到唐穆宗賞識,授翰林院侍書學士,但未受重用。後歷經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五朝,在文宗朝開始受到重視,一路升遷,官至工部尚書、太子少傅、太子少師,封河東郡公。唐懿宗鹹通六年,柳公權以 88 歲的高齡卒於太子少師之位,追贈太子太師。
2. 書法特點:
筆法獨特:柳公權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自創“柳體”。其字取勻衡瘦硬,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運筆方圓並用,以方為主,提按分明,頓挫有力。比如橫畫向右上微傾,長橫稍漸上凸,短橫右端稍凹,給人以穩妥平正之感;起筆、轉折稜角分明,懸針、垂露都依字勢而定,點畫多取側勢,撇輕捺重。
風格鮮明:與“顏體”的豐腴雄渾相比,“柳體”稍顯均勻瘦硬。“顏筋柳骨”的說法,很好地概括了兩者的不同風格特點。“柳體”結構嚴謹,中宮收斂,外畫伸展,英氣飛揚,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3. 主要作品:
碑刻:柳公權傳世的書法作品中以碑刻為多。楷書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玄秘塔碑》結體狹長,字形緊而實寬,疏密自然,點畫粗細反差明顯;《神策軍碑》結體中宮收緊,主筆舒長清健,其餘筆畫緊縮,於謹嚴中呈疏朗、開闊和放射之勢。
墨跡:行書代表作有《蒙詔帖》,風格豪放雄逸,體勢遒勁流麗,字形長短寬窄不一,或斷或連,構成章法上的變化;筆墨濃淡輕重有致,形成層次上的錯落。此外,還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帖札作品也備受推崇。
4. 歷史影響:
對後世書法的規範作用:柳公權在書法藝術的改革和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為唐代書法發展進行總結,也為整個楷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建立的一整套楷書規範,對後世書法的學習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然是人們學習書法的重要典範。
廣泛的傳播與推崇:柳公權的書法作品在歷史上備受推崇,流傳廣泛。許多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都對其作品進行臨摹和學習,不斷傳承和發揚他的書法藝術。其作品不僅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讚譽。
趙孟頫(公元1254年 - 公元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自號水晶宮道人、水精宮道人,吳興人,是宋末元初的官員、畫家、書法家。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之十世孫。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歷:
南宋時期:趙孟頫自幼聰穎,過目成誦,文不加點,五歲開始啟蒙,勤勉學習。十四歲時,擔任真州司戶參軍。南宋滅亡之後,他隱居在家,致力於學,其才聞名鄉野,常有人重金求購其文。
元朝時期: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被行臺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再度出仕。他深受元世祖忽必烈、元仁宗、元英宗賞識,曾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等職。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趙孟頫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諡號文敏,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魏國公。
2. 藝術成就:
繪畫方面:
題材廣泛且技藝全面:山水、人物、花鳥畫皆擅長,在繪畫領域有著很高的造詣。人物、鞍馬、走獸畫具有唐風,筆線雍容,賦色高華,造型精準;山水類灑脫簡秀,清曠疏朗;花鳥類延續寫實傳統,工法融貫書法意蘊,色彩雅淡。
繪畫理論創新:提出“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