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永曆大明 > 第232章 煌言

第232章 煌言(第3/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穿越三國?不慌,我先拐走關二爺大唐里正喂!當乞丐去啊?穿越之帝臨九天快穿:每一個位面都是救贖文火影:開局解開查克拉限制老曹給的太多了,只能幫他打天下江花玉面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餓殍:仙尊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龍珠:我被布歐吃出混沌體三世情愛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夫君,你是監國,不是暴徒啊斬神別人覺醒禁墟,你習武之人?九千歲:從伺候娘娘開始權傾朝野!夢幻旅遊者一品棄子

督正是洪承疇,洪承疇在松山之戰時曾得沈廷揚運糧相助,洪承疇以前恩故舊,欲保下沈廷揚性命

洪承疇派使者勸降,告知沈廷揚,公但薙髮,當大用

沈廷揚反問,誰使汝來,使者曰經略

沈廷揚輕聲嘆曰,經略死松山之難,先帝賜祭十三壇,建祠都下,安得尚有其人,洪承疇聞言,羞見故人,只得下令將其殺害

魯監國二年七月,沈廷揚身著方巾寬袍,被清廷押至蘇州三山街淮清橋

沈廷揚正衣南拜,聲言為國而死,死而何憾,語畢為清軍所殺

部下贊畫職方主事沈始元,總兵官蔡德,遊擊蔡耀,戴啟,施榮,劉金城,翁彪,朱斌,林樹,守備畢從義,陳邦定及從子甲十二人,同日被刑死,其親兵六百人,斬於蘇之婁門,無一降者

至於要張煌言,那更是理所當然了,南明之時出眾的文臣不少,可戰的武將也是不缺,但同時能文能武的卻是寥寥無幾,而張煌言就是其中最頂尖的一個

張煌言自二十五歲於浙省擁立魯監國,至四十五歲身死殉國,二十年間飄零海上,不斷為復明奔走

三入長江,攻打南都,張煌言在南明風雨飄搖之際,一次次死裡逃生,又一次次揮戈奮起,只是在南明不斷的內鬥掣肘之中,終是難挽危局

朱朗先前稱張肯堂是孤海遺臣,但南明後期之時的張煌言,才真是實實在在的孤海遺臣

一六五九年,鄭成功統兵十七萬發起聲勢浩大的南京之戰

鄭成功攻南京,而張煌言則是領兵攻取南京上游,一連收復四府三州二十四縣,震動清廷

只是鄭成功指揮失誤,終是兵敗南京城下,前期所得戰果亦是一朝喪盡,清廷擊敗鄭成功後,亦是調兵圍捕張煌言

張煌言兵敗,隻身逃脫,孤行兩千餘里,九死一生,這才逃回海上

南京之役失敗後,整個南明的局勢急轉直下,西南李定國為清軍擊破,永曆逃入緬甸,而鄭成功在在南京失利後,亦是心氣盡喪,轉而攻取臺島,自圖後路

彼時風雨飄搖,南明之勢已如殘燈微火,但逃亡而回的張煌言卻仍是心志不改,再次於浙省招募士卒,屯田聚兵,再一次在浙省豎起明廷旗號

鄭成功攻下臺島後不久,便於臺島逝世,鄭成功逝世後,永曆帝被殺的訊息又再次傳來,此時明眼人都已看出明廷將盡,但張煌言卻仍是義無反顧,在永曆被殺的訊息傳來後,立即聯絡各方,要再立魯監國號召天下,只是還沒等他行動,魯監國也在數月之後逝世

永曆魯監國相繼離世,世間已再無可資號召的明統,鄭氏在鄭經接手之後,更是一意盤縮臺島,只圖自保,不再復聞恢復之事

張煌言兵盡糧絕,只得散去兵卒,隱居於海島孤山絕崖之上,不履清土,但終歸還是為叛兵出賣,被清廷擒獲

此時連清廷亦知張煌言聲名,明廷已亡,清廷欲以高官爵祿招降張煌言,張煌言卻是沒有半分動搖,只求速死,行刑之日,張煌言拒跪清廷,口占絕命詞,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盤坐受刃而死

張煌言傳中有一句話可以概括他一生的功名榮辱,自丙戌至甲辰,蓋十九年,煌言死而明亡矣

魯藩眾人以為朱朗索要沈廷揚兩人是在虛言誆騙,但實際上朱朗要來沈廷揚,就是要用其負責朝中的海貿之事

北方江南等精華之地如今已為清虜所佔,明廷如今據有閩粵,若是不發展海貿,哪來的錢糧養軍備戰

至於所要張煌言的就真的是藉口了,張煌言自是後世名臣,但此時畢竟還是年輕,未經後世十幾年的風雨歷練,朱朗亦是不知張煌言此時情況如何

只是聽張同敞奏報,這張煌言在與他爭奪鄭氏眾人時亦是鋒芒畢露,卻是已有幾分崢嶸初現的模樣,既是如此,那不如便趁此時摟草打兔子,先抓到碗裡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一線永生龍人祖庭重生之夫色妖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