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宿山村俠士鋤強 奉上諭賢臣升任(第2/2 頁)
力向上架去,感覺叉上力量很大,知道這強盜頭子實力不弱。秦昌把叉向外一擺,趁機朝幼德胸口刺去。幼德揮刀架開!就這樣,叉來刀擋,刀去叉迎,兩人打了三十多個回合。秦昌力大無窮,一叉比一叉緊,專門朝著幼德的要害進攻。幼德雖然刀法精湛,但無奈力氣敵不過他,只能招架,沒辦法還手。好在楊彪在旁邊看得清楚,大喝一聲:“狗強盜,別得意,老爺來取你狗命!”說著,他揮舞著純鋼軋鐵刀,像老虎吼叫一樣衝了過來,和幼德一起雙戰秦昌。又打了四五十個回合,三個人都殺得汗流浹背,兩臂痠麻,但還是敵不過秦昌。楊彪和幼德心裡想:我們兩個就算戰死了也沒什麼,可林公怎麼才能脫險呢?想到這兒,心裡就更加焦急,手上的動作也越來越不利索。秦昌見此情景,喜出望外,越殺越勇猛,他的叉上三下四,左五右六,把兩人逼得走投無路。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忽然大道上傳來一陣鑾鈴的響聲,從正南方向來了兩匹馬。前面一匹馬上騎著一個人,年紀三十開外,臉膛白淨,濃眉大眼,正是武舉王錫朋;後面那個人面色微黃,雙眉帶著威嚴,雙目炯炯有神,年紀和王錫朋相仿,是武進士李廷玉。他們二人本就是好友,生性喜歡行俠仗義,除暴安良,聽說八疊山有強盜橫行,就專程趕來剷除。張幼德和王錫朋本來就是老相識,此時他正被盜匪逼得心慌意亂,瞥見騎馬奔來的好像是王錫朋,連忙高聲喊道:“錫朋兄,停馬!”王錫朋聽到有人招呼,抬頭一看,見是幼德正在和人打鬥,情況十分危急,不敢耽擱,手持鉤鐮槍,催馬向前,大喝一聲:“狗強盜,看槍!”使出一招毒龍出海,猛地一槍,朝著秦昌迎面刺去。
秦昌正顧著和幼德、楊彪兩人打鬥,冷不防從側面刺來一槍,嚇了一跳。虧得他眼疾手快,側身一閃,舉起叉架住了這一槍。王錫朋的槍如雨點般向秦昌刺去,秦昌只能竭力招架。兩人混戰了一會兒,不分勝負。李廷玉在一旁看了,心想不如我去幫他一把,於是伸手到鏢囊裡,摸出一枚飛鏢,看準秦昌的面門打了過去。只聽“嗤”的一聲,飛鏢正中秦昌的左眼,秦昌痛得一陣眩暈,手中的叉一鬆,王錫朋趁機一槍刺進他的胸口,秦昌當場倒地身亡。後面的嘍囉們看到盜首死了,都嚇得魂飛魄散,四散奔逃。
王錫朋也不追趕,就和李廷玉下馬,與幼德、楊彪相見。王錫朋問幼德怎麼會遇到強盜。幼德就把自己和徒弟楊彪保護林公去江寧赴任,以及在周家阪避雨遇到強盜的前前後後都說了一遍。李廷玉插嘴說:“這麼說來,林大人還在樹林裡呢,他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趕緊去拜見。”於是四人一起到了深林裡。李廷玉上前向林公行禮,說道:“老師受驚了,學生來救您來晚了,懇請老師恕罪!”林公驚訝地問:“二位怎麼知道我在這裡遇盜,特地趕來救援?”李廷玉回答說:“這也是碰巧,學生和王年兄本來打算去八疊山暗查大盜鐵頭太歲,走到半路上,正好遇到張、楊二位被賊首困住,學生就拔刀相助,賊首已經被王年兄刺死了,這樣八疊山附近的居民就能安居樂業了。”林公又問王錫朋:“之前聽說賢弟在兵部當差,怎麼忽然在這裡?什麼時候出的京城?”王錫朋回答說:“因為不願意受穆彰阿的差遣,去年秋天就回老家了。”林公說:“二位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卻賦閒在家,未免埋沒了一身本領,不如跟我到江寧去,說不定能有發展的機會。”李廷玉和王錫朋二人回答說:“承蒙老師提拔,我們願意效犬馬之勞,等我們回去把私事處理妥當,就到江寧去拜見老師。”於是大家都上了馬,繼續趕路。李廷玉和王錫朋送林公渡過漢水後,才告辭離開。
當時,林公和張、楊兩位差官一路曉行夜宿,平平安安地到了江寧。常福已經先到了兩天。林公稍微休息了一下,就接任了新職,自然免不了有一番例行公事和各種應酬。那時候,江北一帶連年遭受水災,多次修築堤壩,卻始終沒有什麼效果。正好兩江總督因為布政司出缺,專門上奏朝廷,調林公到蘇州,以便處理災區的善後事宜。為國家尋求賢才,為百姓挑選好官,本就是臣子的職責。只是江北的泰興縣,十年裡有九年鬧災荒,不但國家稅收沒有著落,反而還要調撥公款去賑濟,所以林公到任後,又有一番忙碌。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