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中央冰屋建造計劃(第1/2 頁)
雖然風險依舊很大,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但考慮到如今這種情況,確實沒有其他方法能夠解決,眾人也只好點頭當一下來。
而在第六區內部,陸深同樣做出安排。
如今來看,第六區還是比較混亂。
無論是人員的調動、,內部制度的建立、人員的劃分、以及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都處於近乎原始的狀態。
大量散亂的冰屋,隨意擺放在內部,看起來異常雜亂。
眾人即使作為高層,如今的心思全部放在建造冰牆,收集資源上,根本無力管轄內部倖存者。
說是聚集地,實際上更像是一個難民集中營。
所以,規範倖存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包括髮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也是重中之重。
眾人經過商討,也整理出一套接下來的計劃。
如今整個第六區,雖然已經利用冰牆連線起來,內部可以通行。
但是這種方法,還是太過累贅,日常行動也很不方便。
就只有兩小時探索時間,能夠外出工作和交流交易,這讓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為了增加彼此間的接觸,增加內部的發展,一處可供眾人聚集,並且進行交流交易的場所,就變得尤為重要。
商議後打算,在整個第六區的中央,建立一個大型冰屋,大致呈現圓形,直徑在50米以上,實際佔地面積達到7800平方米。
然後從這處核心冰屋,延伸出四條冰磚通道,連線到四面城牆的中心點,就是400米處的區域。
如此一來,中央冰屋連線到城牆,冰牆內部可以自由往來。
順便還將整個第六區,利用冰磚通道,直接劃分成四個區域,都是400x400米的範圍。
這樣一來,也更加容易進行管理。
中央冰屋,可以用於日常的交流交易,以及進行一些工作。
這在中央冰屋的地底下,還可以挖掘地下避難所,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
如今,四面冰牆的勢力都在各自發展種植業和養殖,但是經過了解來看,情況並不算很好。
他們手底下,或多或少擁有一些人才,但想要真正在惡劣環境下,大量種植作物,難度很高。
如果能聯合起來,彼此互幫互助,創造更好的環境,大範圍種植和養殖,情況會更好一些。
這一計劃,也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而中央冰屋的建造工作,將會是最麻煩的問題,如此大規模的建築,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慶幸的是,如今的第六區內,聚集了大量天賦覺醒者,而且能力各不相同。
有一部分人,擁有類似於趙忠陽的天賦,能夠輕鬆破開土壤,建立較為厚實的地基。
也有部分倖存者,擁有冰屬性天賦,可以更快速度製造冰磚。
而且,他們製作的冰磚,並不是小塊的,而是連線成一體,極為結實的大型冰磚。
同樣,內部也有一部分倖存者,曾經是建築學方面的專家,能夠設計圖紙,建造出結構合理的大型冰屋,不至於有倒塌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第六區擁有足夠多的人手。
冰塊建造冰屋,比用混凝土鋼筋建造,難度降低了數十倍不止!雖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
眾人回去的第一時間,就是安排手底下的人,來到倖存者中,尋找建造方面的人才。
開始設計圖紙,並且規劃路線。
至於普通倖存者,完全沒必要知曉這些事情,只需要安安心心建造冰磚即可。
前往山脈的人員,也需要在第一時間挑選出來,並且前往東面冰牆,由陸深親自帶領。
一切計劃,有條不紊地下達下去,並且迅速開始運轉實行。
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同樣為著生存努力,所以不存在勾心鬥角,效率非常高。
當天晚上,建築隊的人選,就已經確定完成。
總共八人,曾經都是土木工程專業,有些只是普通員工,有些則是結構學專家,也有建築學的研究生。
如果要讓他們,在末日建立起一座高樓大廈,那簡直是異想天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如果只是建造冰屋,並且設計其中的結構,確保其穩固,那麼難度並不高。
結構學專家,也是第一時間給出意見。
直徑達到50米的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