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漪(第1/3 頁)
姚漪
陸琰當日在書院讀書時,有不少朋友榜上有名,其中也有些朋友出身京中世家名門,陸琰也曾想過託這些人去探聽一下永寧侯府的情狀,結果卻並不如願。
不知道是山高路遠通訊艱難還是這永寧侯府真如鐵桶閉塞,傳回來的訊息都只停留在表面,凡是陸琰覺得奇怪之處都沒有回覆,任他如何去問,更深層的東西也再無法探聽出來了。
永寧侯沈楨是當今聖上的堂親,其父與先帝一母同胞,十七歲時奉先帝旨娶安國公幼女,婚後育有一兒一女,然幼女早逝,只有老侯爺沈楨平安長大。沈楨年少時承襲永寧侯爵,如父親祖父一樣入離州營,最終也同父輩一樣於離州戰死。
這些年戰事四起風雨飄搖,永寧侯府的將領帶著離州營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離州邊界,將北夷人的軍隊死死擋在城外,固守著大燕繁華之境的最後一道防線。
可惜英雄大多都沒有什麼好結果,老侯爺沈楨一生為人剛直,並沒有留下什麼能讓人茶餘飯後議論的事情,令世人惋惜的不過只有兩件事,除了戰死沙場是一件,另外就是老來子沈崢。
說是老來得子其實也並不恰當,沈崢出生時老侯爺不過三十二歲,可比起同輩而言,又可謂是晚了許多。他與當今聖上相差不過兩歲,但沈崢出生之時,皇長子已經開蒙入學好幾年了。
更令當時之人意外的是,老侯爺娶妻之時已經年過三十,若說是他常年征戰在外耽誤了婚姻大事倒也情有可原,然而沈崢的生母卻並不是什麼名門淑女,據說是出身軍戶。有人猜測是永寧侯府軍功顯赫權高位重,是以當今聖上不願再讓永寧侯府與世家聯姻,沈楨只好求娶了個尋常軍戶的女兒;也有人說其中必有內情,永寧侯府富貴滔天,就算是聖上不賜婚,永寧侯也是京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其中若沒有緣故,斷然不會同尋常人家結親。
陸琰雖然沒打聽出來其中究竟是什麼原因,但是卻也聽見了一些其他的事,其中一件就是關於沈崢的母親。
沈崢的母親,也就是陸婉吟的婆母,如今尚在。然而不知為什麼,沈崢卻是養在宮裡的。當時有人說是沈崢母親出身不佳見識短淺,老侯爺恐其教子不善,故而託付聖上代為教育。然據陸琰心中揣測,老侯爺就算再憂心兒子的教育問題,也未必就願意骨肉分離,一定是有其他不得不將沈崢留在宮裡的原因。恐怕聖上是為了挾制老侯爺,才其幼子在宮中教養,亦或是當時君臣多生齟齬,老侯爺為表忠心,主動獻子入宮。確切原因雖不得而知,但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沈崢自出生起到十二歲隨老侯爺西去離州止,他整整十二年都是被養在皇后娘娘李氏膝下的。
至於皇后娘娘親生的太子爺,自小卻是養在皇長子生母呂貴妃身邊的。原因為何屬宮闈秘事,陸琰無從探聽,只是暗自揣測是與皇長子早逝有些關係。
太子爺沈崇於兄弟輩行三,比沈崢小了半年有餘,婚期卻比沈崢早定下的還早,娶得也並不是京中的世家女,而是同陸家一樣出身江南的女子,姚漪。
姚家在江南一帶頗有聲名,姚漪的父親姚縉是仁安七年的狀元,如今是揚州府九十二縣的府尊,據說生得一表人才,聖上見其文章親其人有治世之才,將其一個寒門學子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若說陸家出學子,那姚家便是出美人。姚大人有七個女兒,三嫡四庶,各個美若天仙,長女姚漪更被稱之為驚世之貌,年年都是百花榜上第一名。
百花榜又叫女兒榜。
每年花朝節在揚州府中心的誠轍寺都會舉行考評,主要考評十二歲至十五歲的女兒的言丶德丶容丶工,考官每年不同,但大多數是宮中授課經驗豐富的嬤嬤,這些人大多由宮中派遣,舟車勞頓數日只為了考評這一日,可見當朝對此活動的重視。揚州府的女兒年滿十二歲便會去誠轍寺登記,一年一考,十日後放榜,考夠三年,待到十五歲議親時,高門顯貴只需看考績便可找到自己心儀的媳婦,是以多數人私下也稱此舉做“女子科考”。
當然,這樣的活動僅僅限於富貴人家,貧寒人家的女兒大多早早就去謀求生計,報名者雖不限出身,然而最終出身寒門卻榜上有名的寥寥無幾。
待到陸婉吟滿十二歲時,這女子科考早又添了琴棋書畫丶管家理事丶詩書文章。自花朝節起三日,城內晝夜燈火通明,往來車馬絡繹不絕,比起年節都要熱鬧三分。
姚漪大她半年,兩人一直都是同一年去考,然而她卻始終沒有見過這位姚小姐的真容。陸婉吟也聽人說過,仙女下凡不過姚漪,但是無論她好奇的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