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三套鴨(二)(第1/2 頁)
“誒,我看到有朋友問了,是不是這個五套鴨的難度比三套鴨高呢?”沈墨看著彈幕,挑選著回答問題。“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需要提前跟大家說明一個烹飪裡很基礎的認知,那就是菜品的難度和菜品的風味並不是直接相關的。”
搞明白沈墨是什麼意思之後,幸平創真用力點著頭,他最喜歡的就是用烹飪技巧比較簡單的家常菜去贏那些看上去就很高大上的高階菜。
此時,江南已經從內側同樣卸下了鴨翅膀,把鴨子翻了過來,從脖頸處的切口處往裡灌水,確認整隻鴨子沒有什麼漏水的缺口之後,把水倒掉放在一旁備用。
用同樣的手法把野鴨和鴿子也同樣去了骨,碼在三個盤子裡整整齊齊,開鍋準備燒熱水。
兩邊拆骨的速度是相差不大的,不過因為才波朝陽要多拆兩隻所以此時還在繼續操作。
江南看到鍋裡水已經熱了,先把家鴨泡進水裡焯了一下,並沒有入水太長的時間,就直接撈了出來,放在了旁邊的冷水盆裡。
“大家注意啊,這裡只是簡單過了一下水,實際上這個步驟的作用是清潔,再加上一冷一熱過一下水,讓肉質更加緊實。”沈墨的解說依舊在繼續著,“所以這個步驟是不需要加調料的,焯水時間太短了加料根本沒用反而會有浪費,我們平時做菜時思路一定要清楚,想明白每一步的操作目的到底是什麼。”
過完涼水,把剩下的野鴨和鴿子也如法炮製,都處理乾淨之後就可以開始套了。
也幾乎就是在同樣的時間,對面的才波朝陽也完成了拆骨,同樣開始燒水,沈墨一直挺好奇這個問題的,他拿到了刀子,能學會和刀相關的技術就了不得了,這直接把菜譜學會到底是個什麼操作?還是說他實際上是現場看到對面江南的操作之後跟著有樣學樣的呢?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他提前多準備一些食材,是不是也有這個想法啊,只要自己的操作能略微慢個幾步,就能複製對方的操作了。
江南卻是頭也不抬,只是低頭自顧自得繼續著烹飪,香菇提前泡發、冬筍提前焯水、火腿提前蒸制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把準備好的香菇、火腿和冬筍切片,先取一部分填進了鴿子的腹中,把鴿子的體型撐起來之後,把鴿子順著開口塞進了野鴨的腹中。
“這裡注意一下啊,鴿子頭是要露在外面的,一會再套的時候也一樣,這道菜最後成品是要能同時看到這三種禽類的頭的。”沈墨說到這裡,忍不住笑了起來,“雖說是炫技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是說實話,成品看起來真的有點畸形的樣子。”
很快,鴿子就被塞進了野鴨的腹中,江南又用筍、菇和火腿填進了鴿子和野鴨之間的空隙中。
“這裡塞東西也有講究的啊,不是隨手把食材塞進去就完了,這裡塞食材有三個作用。”沈墨示意攝像給一個稍微近一點的鏡頭,“一來當然是讓每一層都能均勻調味,二來則是為了讓兩層禽類之間有一定的間隔,讓湯汁好充分進入,其三則是一隻鴿子是撐不起來一隻野鴨的,所以用這三種食材也是把鴨子的體型給撐得好看一些。”
接下來的操作也是一樣,再把野鴨塞進家鴨體內,再填一層食材,至此,三套鴨的基本外觀已經完成了。
果然,另一邊的才波朝陽始終保持著合適的節奏,慢了一拍,此時也開始了填鴨。
江南把套好的鴨子再次下熱水焯了一下,不過這次就沒有再過一遍涼水了,而是直接拿出了一口大號的砂鍋,把鴨子放了進去,倒入了滿滿一鍋清湯,加了蔥姜和料酒,蓋上蓋子燉了起來。
看到這沈墨又想到一個問題,那才波朝陽能復刻江南這個提前準備好的清湯嗎?還是說他能從刀復刻出烹飪清湯所用的食材,最後推匯出湯的配方呢?
想到這,沈墨也同時開口了:“這個三套鴨的湯,也很有講究,叫做七咂湯,據說是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有點想當然了,認為兩鴨一鴿就是三種風味,兩兩搭配又是一種風味,最後三合一是一種風味,咂摸七次就能感受到七種風味。”
看了看彈幕,沈墨點了點頭:“實際上這種說法其實有點誇張了,要是單論吃肉,那麼幾種肉搭配著吃能吃出這麼多種風味是可能的,但是這個湯確實很難達到這個程度,或者說我們的舌頭很難區分那麼小的差別,這次遠月學園過來交流學習的學生,那位之前和林瑾選手對抗的繪里奈同學,號稱【神之舌】,回頭有機會我問問她能不能做到這麼精細的區別吧。”
不過這個燉煮的時間有點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