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孤城(第2/3 頁)
漠南面的于闐國(今新疆和田地區),那兒的國王願意接納漢人,還答應給土地。”
袁華問:“大叔,從烏壘城到于闐國要走多久?”
胡人老漢嘆息道:“聽他們說,要走一千六百里,還要過荒漠和沙海,路難走啊。”
袁華問崔力:“為什麼要走1600裡去于闐國,而不是跟著軍隊回大漢?”
崔力搖頭,他確實不知道。
胡人老漢卻說:“回老家也沒地了,一家人如何活下來?這村裡的漢人都是戍邊漢軍的後代,在大漢哪來的土地?”
崔力默然,是啊,以前阿爺在的時候也說過,他們從九原來,世世代代都是邊軍的後代,內地哪裡會有什麼土地!
末了,崔力送於兩位老人一匹戰馬,這對於農人來說就是一個壯勞動力,兩位老人笑的合不攏嘴。
眾人回到城南的營地,商量了一下,明日清早進城,看有沒有商隊去于闐國,他們一起隨行。
崔力的話不多,袁華看著熊熊的篝火,說道:“他們在匈奴人來之前就去了于闐國,一個村子一起走的,不會有事,我們明日就啟程!”
崔力點點頭,只是眉頭依然緊鎖。
夜晚,所有的人都睡了,袁華今夜帶著三個士兵值守,他看著月下的烏壘城,輕聲嘆息:“偌大的東漢王朝啊!你們怎麼會放棄這片富饒的土地?到底發生了什麼?”
古塔居然也沒睡,小傢伙披著一床羊毛毯,爬出帳篷,走到袁華身邊,指著大城問袁華:“這大城,是大漢建造的?”
袁華點頭。
小傢伙再次問:“大漢有多少這樣的城市?”
袁華不知道,但他在想,五千萬人口的東漢,怎麼也有上千座這樣的城市吧?
他回答道:“我考考你,如果一個帝國有五千萬人口,一座城能管理五萬人口,需要建多少座城?”
古塔拿起一根樹枝,在旁邊的沙地裡算著,不久他站起來,拿著樹枝開心的說道:“一千,我算出來了,是一千座這樣的城。”
接著,古塔愣住了!
小孩子再次看向那座黑夜裡的城市,轉身,火光將他稚嫩又有著風霜的黑黝臉龐照亮,他不確定的問:“我,是不是算錯了?”
袁華搖搖頭,說道:“你沒有算錯!”
古塔的眼睛睜的大大的,用木棍指著烏壘城說:“這麼大,這麼高的城,大漢有一千座?”
袁華笑道:“這烏壘城,城裡能容納的人口不過1200人,士兵不過300,在大漢而言,這還算很小的城市。如果我們在向東走,一直走,城市應該會越來越大,人口會越來越多。直到看到幾十萬人口的大城。那裡有長安,有洛陽,現在應該無比的繁華和熱鬧。”
古塔興奮的問道:“這一次,我們會去嗎?”
看著遠處高達十米的城牆,袁華將一塊木頭扔進火堆裡,大火被木頭壓服,火焰少了幾許。可不久,火焰就再次吞噬木材。
袁華搖搖頭說:“不知道,如果崔叔的家人不在於闐國,我們可能就要再往東走了!但我希望,不要再往東走了。”
大木材,被火焰吞噬,噼啪作響,烈焰騰空!
根據《漢書·烏壘傳》的記載,烏壘城有“戶百一十,口千二百,勝兵三百人”。這意味著烏壘城的居民大約有1200人,能夠提供300人的兵力。
烏壘城的具體規模在考古發現中有所體現,其總面積約為38萬平方米,分為外城、內城及高臺城址。外城、內城平面呈不規則長圓形。
烏壘城的城牆經過三次大的修築、改建,主體年代在兩漢時期。城牆基寬底部寬達25米左右,根據推算城牆的高度應該在八米到十米之間,建築使用大型土坯磚,尺寸為45x25x15厘米,且規格統一,這表明營建過程需要動用大量人力,並有相對統一的工程管理。
兩漢時期,烏壘城雖人口不多,但其地理位置重要,城池規模較大,城牆結構堅固,是當時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在西漢時期,大漢無比重視西域,漢宣帝神爵二年在此設西域都護府,名為烏壘城,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西域都護由皇帝親自任命,3年1替,從未間斷,據《漢書》記載:西漢歷任都護18人,其中立傳可考的歷史上著名的有鄭吉、鄭宣、甘延壽、段會宗、廉褒、韓立、郭舜、孫健、李崇、但欽等10人。
到東漢,在西域又建一城,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