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以禮尊天下(禮\/孝\/忠字篇)(第2/3 頁)
細道來。”
申伯起身,恭敬地拱手回道:“陛下,微臣至謝地後,謹遵周禮,不敢有半分違逆。初到之時,便著手丈量土地,劃分阡陌,使民皆有田可耕,且依時節勸農桑,引先進之耕織術,今謝地之田野,禾黍豐茂,桑麻遍野,倉廩漸實。又重教化,於城中大興庠序,遴選賢良儒士為教席,傳《詩》《書》《禮》《樂》,孩童與青壯皆欣然向學,民風日趨淳厚。”
周天子面露欣慰之色,點頭微笑:“申伯之功,朕已知曉,此皆賴卿之勤勉與睿智,當為諸侯表率。朕觀謝地之貢物,精美絕倫,亦足見卿用心經營。”
申伯忙謙遜地躬下身去:“陛下謬讚,微臣不過是奉行周禮,仰仗陛下天威,不敢居功。謝地能有今日之盛景,皆因陛下聖恩浩蕩,如日月之光輝,普照四方。微臣唯願陛下江山永固,萬民同樂。且臣於謝地,亦遇些微之事,欲呈陛下聖裁。”
周天子端坐在王座之上,身姿挺拔,神色莊重:“申伯但說無妨。”
申伯繼而說道:“陛下,謝地之民,質樸而良善,然亦有鄰邦之民,時有越界擾事之舉。微臣思之,當以禮化之,先遣能言善辯之士往,陳說大周之禮義,曉以利害,使其知所進退。若其仍冥頑不靈,亦當整軍經武,嚴守疆土,然此皆在周禮之制下,不興無義之師,不逞匹夫之勇,以保謝地之安寧,亦全陛下之威名。陛下以為如何?”
周天子輕撫龍袍,沉思片刻:“申伯所謀甚是。大周以禮治天下,然亦不可失威嚴。若鄰邦來犯,先禮後兵,方顯大度與公正。卿於謝地,能周全考量,朕心甚慰。”
申伯再拜:“陛下聖明,微臣謹遵教誨。且臣欲在謝地興修水利,引河灌田,然工程浩大,需諸多人力物力,亦恐擾民生,故來請陛下示下。”
周天子目光深邃,緩緩道:“興修水利,利國利民,此乃善舉。然當恤民力,不可強徵暴斂。可使地方官協同,合理調配,務使工程順遂,百姓無怨。”
申伯領命:“微臣定當謹遵陛下旨意,悉心操辦,必不辜負陛下期望。”
在朝堂之上,申伯的言辭謙遜有禮,彙報謝地的治理情況時條理清晰,每一句話都斟酌再三,既展現了自己的功績,又不失對天子權威的敬重。
在封地治理百姓時,申伯深知禮儀教化的重要性。他在城中設立了學堂,親自挑選有學識、懂禮儀的儒士擔任教師,教導謝地的孩童與青年學習禮儀知識。他常常到學堂中視察,每當他踏入學堂,喧鬧的學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他邁著輕盈的步伐,緩緩走過一排排書桌,看著孩子們誦讀《周禮》,那稚嫩的童聲在學堂中迴盪,彷彿是世間最動聽的樂章。他時而停下腳步,輕輕撫摸著孩子的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暖陽,溫暖而慈愛。
一日,申伯之子對禮儀之事有所疑惑,前來請教。其子恭敬地行禮後,皺著眉頭問道:“父侯,孩兒觀這禮儀,條目眾多,繁文縟節,為何吾等定要如此嚴守,絲毫不得差池?”申伯聞聽,微微整了整衣冠,神色變得極為嚴肅,他目光如炬地看著兒子,緩緩說道:“禮者,絕非虛設之形式,實乃立身於世之根本,治國安邦之根基所在。若世間無禮,恰似大廈失卻樑柱,必將傾頹。家庭之中,父子失序,兄弟鬩牆;邦國之內,君臣無別,政令難行。吾等身為諸侯之族,受天子恩寵,更應如那星辰拱月,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方能使百姓信服尊崇,使周禮之光世代傳承,永不磨滅。”
其子若有所思,片刻後又問道:“父侯,孩兒尚有不解。若遇那蠻夷之邦,全然不講禮儀,肆意妄為,又當如何應對?”申伯站起身來,踱步片刻,而後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沉聲道:“我大周以禮義立邦,當以禮去感化他們。縱使其不懂禮儀,我們亦不能失了自身風範。猶如春風化雨,徐徐圖之,若能使其感悟周禮之美善,自願歸服,此乃上佳之策。然若化之不得,亦要堅守禮儀之道,不與之同流合汙,盡顯我大周的威嚴與氣度,讓他們知曉禮義之邦的風範不可侵犯。”
申伯之子聽後,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道:“父侯,孩兒明白了。只是這禮儀在日常踐行之中,有時似與孩兒心中所想的便捷行事相悖,該如何是好?”申伯輕輕嘆了口氣,走到兒子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禮儀雖看似繁瑣,卻是歷經歲月沉澱的智慧結晶。它規範著我們的言行舉止,使我們的心性得以修養,品德得以提升。每一個禮儀動作,每一句禮辭,皆蘊含深意。你當用心去體會,將其融入血脈,成為本能。起初或許會覺不便,但久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