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1/2 頁)
</dt>
&esp;&esp;清晨,東海岸的風和煦地吹著,海上漂泊的船逐漸靠岸。蕭勝雪彷彿一個逛街的小公子,東找找,西看看。
&esp;&esp;路過魚攤和鹽攤,更是好奇地左看右看。
&esp;&esp;“大哥,這魚怎麼賣?”
&esp;&esp;“十吊錢一條,燉煮都好吃!”
&esp;&esp;“這麼大一條,才十吊錢?”
&esp;&esp;“現在是冬天,魚都不容易賣了。來年開春會好一些吧。這日子也不好過。”
&esp;&esp;“您是專門的漁民?本地農民都是春作秋歇,冬天販魚也是偶爾補貼家用,怎麼會日子不好過呢?”
&esp;&esp;被問到的魚販子有點尷尬,連忙說收成不好。
&esp;&esp;“新朝廷均田,都分的是好田啊……收成不好可以換,您要是領到了劣田為什麼不和官府說呢?”
&esp;&esp;魚販子啞口無言,直接無話可說。旁邊的布販子出來斥了蕭勝雪幾句多管閒事,把他趕走了。
&esp;&esp;蕭勝雪不說話,和集市周圍的孩子玩在一起。孩子們就要教蕭勝雪唱歌謠,蕭勝雪說,自己也是寧城人,他們的歌謠他都會。孩子們不信,一首一首唱著,蕭勝雪操起寧城郊的口音一句一句接著。
&esp;&esp;“正月正,賞花燈,賞完花燈拜祖宗。二月裡,訪親朋,考個狀元當功名。”
&esp;&esp;蕭勝雪對歌謠信手拈來,孩子們終於服氣了。原本虎視眈眈的販子們也放下了戒心,只是多打量了幾眼蕭勝雪便都散去了。
&esp;&esp;傍晚,集市散去,幾條不起眼的小舟跟著布販子和魚販子的方向緩緩駛出港口。第二天下午,來人稟報了幾個位置,被蕭勝雪在地圖上一一畫出。蕭勝雪又命人探沿海的山脈,終於探出一座沒有開發,只有不少新墳的孤山。
&esp;&esp;東北大營的駐軍在蕭勝雪的指揮下,一千人駐紮在沿海的海岸線邊的一處密林。蕭勝雪算了算日子,又命兩千人駐紮在一座海邊的孤山下。蕭勝雪又選了東北大營善樂者若干。如此這般。
&esp;&esp;正月逐漸過去,某天孤山上的燈火一點點燃起。蕭勝雪一聲令下,埋伏的幾千人迅速圍了山。
&esp;&esp;山中的人一時間慌亂成一團,迅速組織起來就要突圍,粗粗看去竟也有千百人之眾。只聽山中南郊方言齊聲響起:“朝廷換了,編戶分田,田地私有,不佃士族。”
&esp;&esp;十六個字,一遍一遍重複著。山中的人竊竊私語起來。這時,不知那裡傳來哀怨的笛聲,無數笛聲匯在一起,然後是層層疊疊的歌聲。唱的是寧城郊當地的民謠。
&esp;&esp;民謠裡有他們謳歌的沃土,有他們辛勞的長輩,有他們考取功名的孩子,有他們溫婉賢良的妻子。有他們世世代代放不下的祖輩,有他們對未來會越來越好的質樸想象。
&esp;&esp;原本慌亂被圍的人哭做一團。
&esp;&esp;這時,南郊的方言又一遍一遍響起:“朝廷換了,上岸分田,田地私有,不佃士族。”
&esp;&esp;終於有人問了第一聲:“你們會不會騙人?”
&esp;&esp;蕭勝雪傳了令:“來去自如,不想分田者,給20文錢路費回家。”
&esp;&esp;哭作一團的山越民終於選擇招降,不降的小部分,被給了20文錢送到了岸邊,讓他們自行回家。
&esp;&esp;蕭勝雪令派出的三千軍士齊聚,連夜清點山越的人數,竟有一千多人。於是攤開地圖,畫了幾個位置的農田,連夜修書給寧城城主,讓武思靜帶著聖旨去讓城主派人協助分田,就說救了一批流民。
&esp;&esp;蕭勝雪則在海岸線附近繼續安排,如此這般。
&esp;&esp;山民中有不少是出於恐懼招降的,今夜蕭勝雪調出了東北大營寧城籍的軍士若干。和這些山越聊起了家常。遠處是肅穆的駐軍,近處是新設的用來臨時安置降民的帳篷。
&esp;&esp;眾人幾十個幾十個圍坐在篝火旁,駐地就成了聲勢浩大的歡宴。軍士和鄉民間或坐著,拉起了家常。蕭勝雪也被其中的溫馨感染,挑了一個篝火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