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樂羊子妻(第1/6 頁)
話說這永初四年九月啊,鄧太后的母親新野君生病了。這新野君,之前咱也提過。鄧太后那叫一個著急,親自跑到母親那兒去探望,在那兒一待就是好多天,都沒回宮。這三公大臣們就上表,一個勁兒地懇請太后回宮,好說歹說,太后這才肯回來。
咱再說說這安帝,這時候都十七歲了,也不知道和大臣們一起請求太后把政權還回來,真是讓人著急。
沒過多久,新野君的病情加重了,鄧太后又趕忙跑去送終。她在那兒哭得那叫一個傷心,眼睛都腫得像核桃似的,給母親用長公主規格的赤線,還特賜東園秘器、玉衣繡衾這些高檔的喪葬用品。東園秘器,之前也介紹過。讓司空張敏拿著節杖去主持喪事,那場面、那規格,就跟清河王臨終的時候差不多。清河王臨終的事兒,在三十七回裡講過。最後還給母親追諡為敬君,又賞賜了好多布和錢,足足有布三萬匹,錢三千萬呢。
鄧騭他們這些人呢,就推辭不要這些錢和布,還請求辭職回家給母親守孝。太后一開始沒答應,就去問曹大家班昭。這班昭啊,可是太后一直尊敬的老師。班昭就上書說:“太后啊,您品德高尚,施行的政策就跟唐虞那時候一樣好。您廣開言路,連我們這些普通人的話都聽,連那些割草打柴的人提的意見您都考慮。我班昭有幸能在您這聖明的時代,哪能不把心裡話都說出來呢?我聽說謙讓這品德,那是非常好的。所以那些古代的典籍裡都讚美謙讓,連神仙都會降福給謙讓的人。以前伯夷、叔齊離開自己的國家,天下人都佩服他們廉潔高尚;太伯離開邠地,孔子都稱讚他三讓的美德。他們就是因為謙讓,才讓自己的好名聲流傳後世。《論語》裡說:‘能以禮讓治國,從政還有啥難的呢?’這麼看來,謙讓的好處可大了去了。現在國舅鄧騭堅持要盡忠盡孝,辭職回家,您因為邊疆還不安定,就不答應他。要是以後有一點不好的事兒發生,恐怕這謙讓的好名聲,就再也得不到了。我因為擔心這事兒,所以才冒著死罪跟您說這些心裡話。我知道自己說的可能不太好,但就是想表達一下我這像蟲子螞蟻一樣渺小的忠心,希望您能考慮考慮。”
鄧太后一向把班昭當老師一樣對待,聽了她的話,就同意了,讓鄧騭他們回家守孝。還封了班昭的兒子曹成為關內侯。
這時候班昭還在繼續寫《漢書》,已經快寫完了。她拿給那些士大夫們看,好多人都看不懂。以前伏波將軍馬援的從孫馬融,和班昭是同鄉,在朝裡當校書郎。他聽說了,就跑到宮闕下來跟班昭學習。馬融的哥哥馬續,小時候就特別聰明,七歲就懂《論語》,十三歲明白《尚書》,十六歲就開始研究《詩經》,把那些經典書籍看了個遍,還精通《九章算術》。鄧太后聽說馬續有才名,也把他召到東觀,讓他參考《前漢書》,再做校正。所以這《前漢書》一百二十卷,除了班氏兄妹寫的,馬續也做了一些補充修改,這才最終完成。這些事兒在《曹大家傳》裡都有記載。
班昭還寫了《女誡》七篇,用來教導女子。第一篇叫“卑弱”,第二篇是“夫婦”,第三篇“敬慎”,第四篇“婦行”,第五篇“專心”,第六篇“曲從”,第七篇“和叔妹”,寫了好幾千字呢,後來流傳到後世,老百姓都叫它女四書。我這兒就不詳細說每一篇的內容了,不過還記得她的序文,給大家抄錄下來:
“我這人又笨又糊塗,天生就不聰明,靠著父親的寵愛,還有母親和老師的教導,十四歲就嫁到曹家,到現在都四十多年了。我每天都戰戰兢兢的,就怕做錯事被休回家,給父母丟臉,給家裡人添麻煩。我從早到晚都操心,幹活也不喊累,現在年紀大了,才覺得自己做得還算可以。我這人性格不好,以前也沒好好教育孩子,一直擔心兒子曹成在朝廷裡犯錯。沒想到皇上聖恩浩蕩,還封他為關內侯,這真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現在兒子能自己照顧自己了,我也不擔心了。就是擔心幾個女兒,她們都要嫁人了,我要是不好好教導她們,她們不懂婦道,嫁到別人家去,會給家族丟臉的。我現在身體不好,說不定哪天就不行了。一想到女兒們這樣,我就心裡難受。所以抽空寫了這《女誡》七章,希望女兒們都抄一份,對她們能有點幫助。我這當媽的也要走了,你們可要好好努力啊!”
校書郎中馬融,看了這七篇《女誡》,覺得特別好,就專門抄下來,拿回家給自己的老婆女兒看,還囑咐她們好好學習。就這麼著,《女誡》慢慢流傳開了,一直流傳了千百年。
除此之外,班昭還有《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命》,一共十六篇。等班昭去世後,她的兒媳婦丁氏把這些文章編成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