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彈劾宦官,忠臣遭難(第4/4 頁)
侍中、中常侍各一人,讓他們審閱尚書的事務,還有黃門侍郎一人,負責傳遞檔案。這三個人都是從士族裡選的。自從和熹太后掌權以來,不接見公卿大臣,開始用宦官當常侍、小黃門,讓他們在兩宮之間傳達命令。從那以後,宦官的權力比皇上還大,把天下搞得一團糟。現在應該把這些宦官都罷免了,選一些有德行的老人來參與政事,這樣才能恢復以前的繁榮。希望皇上不要猶豫!” 桓帝聽了,一聲不吭,臉上還露出不高興的樣子。朱穆跪在那裡不肯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慢慢地站起來,退出去了。
宦官們恨朱穆說話太直,逮著機會就在桓帝面前詆譭他。朱穆心裡的憋屈沒處撒,結果背上長了疽,沒多久就病死了,享年六十四歲。朱穆當官幾十年,一直粗茶淡飯,穿著樸素,家裡也沒什麼財產。公卿們都覺得他品行高潔,就一起上表稱讚他忠誠清廉、嚴謹機密、堅守正道,應該得到表彰。桓帝這才下詔書褒獎他,追贈他為益州太守。
之前朱穆的父親朱頡在陳地當相,推崇儒術,去世後,朱穆和一些儒士根據古義,給他父親追諡為貞宣先生。朱穆死後,陳留人蔡邕和他的門人又追述朱穆的品行,給他諡為文忠先生。
前太尉黃瓊在家待了兩年,病情越來越重。他心裡一直想著那些宦官當道,自己卻沒辦法除掉他們,覺得特別遺憾。於是他寫了一篇長達千言的遺疏,讓人送到朝廷。
黃瓊在遺疏裡寫道:“陛下您當初從藩國登上皇位的時候,大家都眼巴巴地盼著能過上太平日子。可您即位以來,這朝政實在是讓人失望。那些姓梁的把持著大權,宦官們充斥著朝堂,他們官職一封再封,勢力大得都能把朝廷給掀翻了。那些卿校牧守的職位,都被他們的人佔著,家裡堆滿了各種珍寶,富得流油,權勢滔天。誰要是敢說他們不好,全家都得遭殃;誰要是跟著他們混,就能榮華富貴。這就導致忠臣們都不敢說話,老百姓也嚇得不敢吭聲。以前太尉李固、杜喬,忠心耿耿地直言進諫,盡心盡力地輔佐朝政,一心為國,最後卻被害死了,這讓天下人都痛心疾首,也讓大家都不敢再提‘忠’字了。還有前白馬令李雲,指出宦官的罪惡應該除掉,這也是順應大家的心意,想要挽救危急的局面;弘農杜眾知道李雲說得對,怕李雲因為忠誠獲罪,還上書請求和李雲一起死。他們這麼做都是為了讓國家清醒過來,希望李雲能免罪。可結果李雲被殺了,杜眾也跟著遭殃,這讓天下人更加怨恨,也讓大家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深。
再看看尚書周永,以前在沛地當縣令的時候,一直巴結梁冀,靠著梁冀的權勢,犯了罪還能升官。後來看到梁冀不行了,就馬上變臉,假裝忠誠,用這種奸計還得了封侯。還有那些黃門宦官,狼狽為奸,自從梁冀得勢,他們就緊緊抱在一起,天天謀劃著幹壞事。等到梁冀要倒臺的時候,他們又馬上翻臉,揭發梁冀的罪行,以此來換取爵位和賞賜。陛下您也不分辨真假,把這些奸臣和忠臣一起封賞,搞得忠奸不分,就像把金玉扔到沙礫裡,把珪璧砸到泥地裡一樣。四方的人聽說了,沒有不氣憤嘆息的。
我這人沒啥本事,一直承蒙國家的恩典,雖然地位高,但覺得自己沒做出什麼成績來。現在我快要死了,怕帶著遺憾走,所以在這臨死的時候,把這些心裡話都說出來。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能讓皇上您醒悟,我也死而無憾了。”
這本奏章,黃瓊也是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所以把想說的話都說了,希望能勸勸皇上。可桓帝就像被迷了心竅一樣,看著這些宦官,就像看到了大恩人,不管他們怎麼胡作非為,就是捨不得把他們趕走。結果黃瓊這一片忠心,就這麼被辜負了,只能含恨而終。
黃瓊去世的訊息傳到朝廷,好歹給了個忠侯的諡號,還追贈為車騎將軍。
這時候,四方的名士聽說黃瓊去世,都爭著去參加葬禮,來了六七千人。有一個儒生也來弔喪,他的行為舉止和別人很不一樣。這人是誰呢?咱們下回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