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重生明末:力挽狂瀾的逆時之戰(第2/4 頁)
把手地教工匠們使用新的測量儀器,耐心地解釋其中的原理,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操作。遇到難題時,他和大家一起討論,集思廣益,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黃河水患終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
治理完黃河後,高明回到朝廷,開始著手解決明朝的內憂外患。他很快便察覺到,豪族掌控朝政是一個極為棘手的難題。這些豪族在朝中盤根錯節,他們不僅把控著重要的官職,還利用權勢大肆兼併土地,隱瞞田產,使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遊離於國家稅收體系之外,直接導致了國庫空虛。
高明深知,若不解決豪族問題,明朝的改革和復興都將是空中樓閣。但這些豪族勢力龐大,想要扳倒他們談何容易。高明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從經濟和政治兩方面入手。
在經濟上,高明向崇禎建議推行“土地清丈法”。他組織了一批清正廉潔、能力出眾的官員,奔赴各地對土地進行重新丈量和登記。為了防止豪族的干擾和抵制,他賦予了這些官員特殊的權力,如有豪族敢違抗,可先斬後奏。同時,高明還在各地張貼告示,向百姓說明土地清丈的意義和目的,鼓勵百姓監督舉報豪族隱瞞土地的行為。
在丈量土地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阻礙。一些豪族暗中指使手下鬧事,甚至威脅丈量官員的生命安全。但高明沒有退縮,他一方面增派軍隊保護丈量官員,另一方面對鬧事者進行嚴厲打擊,殺雞儆猴。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土地清丈工作終於完成。透過這次清丈,大量被豪族隱瞞的土地被重新納入國家稅收體系,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為了進一步充實國庫,高明還鼓勵商業發展。他降低了商業稅,簡化了商業交易的手續,在各地設立了專門的市場管理機構,維護市場秩序。同時,他積極推動對外貿易,派遣商船前往南洋、日本等地進行貿易往來,將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遠銷海外,換回了大量的白銀。
在政治上,高明建議崇禎逐步削弱豪族的權力。他首先對官員選拔制度進行了改革,打破了豪族對官職的壟斷。透過設立科舉特科,選拔那些有真才實學、出身貧寒的學子進入官場。這些新官員沒有豪族背景,對朝廷忠心耿耿,成為了高明改革的重要力量。
高明還在朝廷中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監察機構,負責監督官員的行為,尤其是豪族官員。這個監察機構直接向崇禎負責,擁有獨立的調查權和彈劾權。一旦發現豪族官員有貪汙腐敗、濫用職權等行為,立即進行查處。在高明的鐵腕整治下,豪族在朝廷中的勢力逐漸被削弱。
隨著高明在明朝的改革舉措不斷推進,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對局勢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這引起了滿清的極大忌憚。皇太極深知,高明的存在極有可能改變明清之間的力量對比,於是暗中派出了一批精銳的刺客,潛入明朝境內,目標直指高明。
一天夜裡,高明像往常一樣在書房中忙碌,思考著下一步的改革計劃和軍事策略。突然,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他下意識地抬起頭,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還沒等他做出反應,幾道黑影破窗而入,手中利刃泛著寒光,直逼高明。
高明心中一驚,但他迅速冷靜下來。他一邊大聲呼喊求救,一邊試圖尋找可以自衛的東西。刺客們身手敏捷,配合默契,很快便將高明逼到了角落。高明左躲右閃,身上還是被劃出了幾道傷口。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聽到呼喊的侍衛們迅速趕來。他們與刺客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高明也趁機拿起書桌上的鎮紙,加入了戰鬥。在侍衛們的奮力拼殺下,刺客們漸漸落了下風。最終,大部分刺客被斬殺,只有少數幾個見勢不妙,趁亂逃走了。
經過這場刺殺,高明深知滿清不會善罷甘休,但這也更加堅定了他拯救明朝的決心。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關乎著明朝的生死存亡,絕不能退縮。
解決了豪族問題和國庫空虛的難題後,高明又將目光投向了邊疆的戰事。此時,野心勃勃的清朝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清朝統治者皇太極雄才大略,早就對中原大地垂涎三尺,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和軍事擴張,其兵力強盛,八旗鐵騎更是驍勇善戰,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而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他手握重兵,是明朝邊疆的重要將領,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但同時也極度自私、野心勃勃且首鼠兩端。他深知自己的重要性,在明朝和清朝之間搖擺不定,時刻在權衡自身的利益。
明朝軍隊在兵力部署上,在山海關一線集結了大量兵力,試圖抵禦清軍的入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