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南陳帝業 > 第七章 北使

第七章 北使(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裡盛世大唐,從殺穿玄武門開始!龍魂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掌握天幕,行走萬朝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襲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我在異世當神捕的日子狂魔戰神楊再興在異世,我用籃球當武器短影片:給古人紅色震撼!本王一心求死,為何逼我做皇帝穿越成紅樓嬤嬤,我把黛玉養胖了穿書太子被猜忌陷害,我當場發癲穿越:我成了小哥未婚夫大王萬萬不可穿越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四合院報恩的大茂原神:逆徒,連師姐也不放過特種兵之神話人物技能提取

天嘉二年(561年)十一月,高句麗遣使獻方物。

建康宮,德教殿。

陳帝陳蒨居主位坐,太子陳伯宗次之,御史中丞孔奐,度支尚書陸山才,尚書右丞殷不佞列次左右坐。

“前時,晉安太守毛喜書言閩中有一大島名作海壇,其周圍百里,上生叢草,或可為牧馬地。朕遣人視之,報曰可。”

“今高麗在北,前代多市其駿馬,朕意厚撫其使臣,購良駒而養育之。”

“卿等意如何?”

陳蒨出毛喜上書示於眾人,舉目環視,有徵詢之意。

“臣竊恐高麗人不致良駒,且但貨騸馬,使我育馬之策不行。”

“臣嘗聞百濟國與高麗多怨,時有交兵。”

“今高麗強而百濟弱,不若假結高麗,使百濟憂之,而後乃撫百濟,則百濟為充國用,必販我良駒也。”

孔奐素以善政聞名,稍作思慮,便獻了條使百濟高麗鷸蚌相爭,而南陳坐得漁利的計策。

“孔卿之言甚善,朕亦有此意。”

陳蒨頷首,復緩緩言道。

“朕已命中書省草詔,授高麗王寧東將軍。並意遣使臣之其國,厚賂其國中貴人,使之為我聲援,以行市馬之策。”

言罷,陳蒨又目視陸山才道。

“陸卿今掌國家財貨,若欲市馬,度支可出錢帛幾何?”

陸山才自數月前隨擊留異,轉升度支尚書以來,尚是首次參預此種近臣小會。

此刻被陳蒨問及,他竟稍有緊張,微作思量,片刻方才答道。

“今歲平荊南、徵留異,勞動軍旅,所費甚巨。”

幸得去歲所開煮海鹽賦及榷酤科,及至上月,凡一年,計稅鹽兩千鍾,得錢一億。稅酒,亦得錢千餘萬。”

“除補朝廷賞恤,尚可支錢七千餘萬,至於絹帛、金玉,庫中所藏,折錢亦可近千萬數。”

陸山才未言及府庫之中存糧狀況,蓋因商人通貿,唯喜錢帛金玉,糧食素來不在交易之列。

“向來市馬,匹值數萬,然百濟、高麗浮海而貿,匹可十萬,未意以我傾國之財,竟不能得良馬千匹。”

聽其言罷,陳蒨不禁俯首作嘆。

“陛下仁德,未加重賦稅民。”

“今歲荊南、東陽、閩中新平,計其民口可數十萬眾。”

“而天下已粗安,臣私度之,則明歲鹽、酒之課,得錢二億,亦可望也。”

陸山才進言寬慰之。

陳蒨稍稍頷首,稱是。

一旁的陳伯宗聞得此言卻是心下一驚。

須知,梁代以來,江南的稅賦租調,多以稻穀、布匹的形式徵收。

梁武帝蕭衍之世,江南太平無事,人口滋長,是以商貿大興,民間貨幣需求大增。

然而官府鑄幣不足,導致通貨緊縮,錢貴物賤,天監初年,建康糧價曾低至35文一石,百姓納稅錢,頗受其苦。

是以梁武帝行鐵錢,以補市場所需。

而侯景亂後,江南人口大減,市場凋敝,於是鐵錢廢,民間不用。

如今江南始得安定,來年市場所需貨幣必多。

而因為鹽、酒之稅使如此多的錢幣收入官府,若是造成貨幣供應不足,市場勢必又會陷入通貨緊縮,從而加重百姓的稅賦壓力。

念及此處,陳伯宗便出言問陸山才。

“陸公所言明年得錢二億,而今所鑄之五銖錢可足否?”

“若錢不足,明歲恐錢貴物賤,民受其苦。”

陸山才顯然沒有料到,年只十一的太子竟有如此見地,微微一頓,方才答道。

“殿下聰睿,此一節,度支眾官亦有議,臣敢請陛下、殿下聽之。”

陸山才向太子恭禮,而後卻移身向陳蒨,竟是想借此時機,向皇帝進獻策略。

陳蒨示意其但說之。

“今採銅錫所鑄新錢,每歲止數千萬。”

“以此論之,每歲民間所增之錢實不過五、六千萬而已。”

“今天下粗安,萬民勤於耕織,明歲糧、布必跌價,而稅鹽、酒之數不變,民受之稅實重於今歲。”

“度支眾官議,可使稅錢先買糧、布以為積蓄,平物價。”

“又可出稅錢恤軍士中死王事,撫慰軍心,亦促錢貨流通。”

陸山才所言,其實不過擴大朝廷開支,進而促進財富流通而已。

陳蒨思慮少許,

目錄
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