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第一臣 > 第七百一十七章 老國王留的後路

第七百一十七章 老國王留的後路(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舉世震驚,反叛者八號出現!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十三皇子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大周九皇子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修真者穿越藍星之後無敵了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範梵志的性格說好聽是穩重,直白一點來講便是怯懦。

當年隋將劉方發兵林邑,範梵志深諳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直接率領精銳以及文武出逃海外,等隋軍班師後,範梵志捲土重來,重新復國。

隨後一直低調發展,再不敢造次,等丘和坐鎮交州的時候,範梵志更是積極交好。

武德四年,嶺南歸附大唐,範梵志第一時間遣使朝貢,或許是當年劉方將他的脊樑骨給打斷了,自從復國後,範梵志沒有再動用過一次軍隊,無論是對待漢人還是吉蔑人,全部以禮相待。

或許是受範梵志的影響,亦或是當年出逃海外給範頭黎留下陰影,範頭黎的性格同樣如此,從不輕言動兵。

但範頭黎也不願一直生活在範梵志的庇護之下,這一次在範鎮龍的再三攛嗦下,好不容易下一次狠心決定渾水摸魚,結果還偷雞不成蝕把米,算是徹底打消範頭黎那一顆進取之心。

見老父親兀自在那咬牙切齒的訓斥範鎮龍,範頭黎心裡也是驚惶不定。

“阿父,現在事情已經做下了,為今之計還是快快商議對策吧”,其實範頭黎心裡對於範鎮龍這位麒麟兒還是非常看重,要不然也不會答應他的請求。

“是啊阿翁,事已至此,你再打罵我也是無濟於事”,範鎮龍頗有些不耐的叫嚷道:“兵權還在你手裡,阿翁還是快快距離兵力,加固城防要緊”。

“糊塗,蠢貨”,範梵志再次勃然大怒,“真臘人多少兵,我們才多少兵,怎去抵擋,多用用腦袋,只知莽撞行事,我林邑如何周旋在各國之間”。

“那總不能開城投降吧?難道還要逃亡海外?”範鎮龍噌的站起來,憤憤不平的叫道:“我寧願戰死,也不願逃亡”。

“大膽,滾,給我滾出去”,這一番話徹底激怒範梵志,直將手中寶珠砸向範鎮龍。

“怎麼跟你阿翁講話的,快下去”,範頭黎依舊在維護好大兒,急忙將範鎮龍推搡出去。

“阿父息怒,鎮龍年少輕狂,還不曉事”,範頭黎上前給老父親斟滿茶水,輕聲說道:“現在大錯已經釀成,阿父你是一國之主,具體如何還需要你來定奪啊”。

“這個時候想起我這個老不死了”,範梵志將茶水一飲而盡,乜他一眼,“謀我的兵權的時候怎麼沒有想到我”。

“不敢,阿父言重了”,範頭黎驚得一身冷汗。

“你以為沒有我點頭,範氏私兵你能調動?”範梵志幽幽說道,“我本想著任由你們折騰,可沒想到終究是闖出禍事來了”。

範頭黎大驚,喉頭滾動,欲言又止,他沒想到他的所作所為全部被老父親看在眼裡,外人只以為老國王臥病在床,不理人事,然而老而不死是為賊,範梵志一生跌宕起伏,如今年過七旬,許多陳年經驗已經沉澱成過人的智慧。

“僅憑我林邑之力,萬難抵擋伊奢那先”,範梵志緩緩說道:“趕在我在數年前便給我林邑謀好後路了”。

範頭黎再次驚愕,急忙問道:“後路?還請阿父教我”。

“宗主國,唐國”,範梵志慨嘆一聲,“中原的國力不知勝我西南諸國多少,只要中原出面干涉,伊奢那先也只能罷手”。

“阿父的意思是求救於唐國?”範頭黎皺眉問道:“可是唐國會幫助我們嗎?”

“蠢貨”,範梵志再次啐罵道:“你真當我當年那幾擔方物是白送的?”

方物,即本地產物、特產,三國曹魏時嵇康作《答難養生論》:“九土述職,各貢方物,以效誠耳”,各地的官吏以及藩屬國拜謁皇帝時,獻上當地特產,以表示忠誠,這是歷年來約定俗成的規矩。

武德六年,範梵志遣使入唐表示臣服,同樣獻上林邑特產若干,《舊唐書·卷一百四十》:“武德六年,範梵志遣使來朝,八年,又遣使獻方物,高祖為設《九部樂》以宴之,及賜其王錦彩”。

“去寶庫裡將那幾匹錦彩取出來,遣使帶上錦彩,去交州找李壽”,範梵志躺靠在榻上,頗有幾分的說道:“那是武德皇帝親賜給我林邑的錦彩,代表著藩屬關係,李壽斷不敢拒絕”。

範頭黎大喜,然而很快便是臉色一慌,焦急說道:“阿父可能有所不知,從交州商賈傳來的訊息,那李壽已經被唐國皇帝革職降罪了”。

範梵志聞言一怔,繼而皺眉說道:“那交州總該有個主事之人吧?若是交州沒有,那就去欽州,去邕州,只要漢人見到錦彩,一定不敢坐視不理”。

“他們漢人最是講

目錄
最終使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