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李壽的選擇(第1/3 頁)
…
真臘國王族有一個優良傳統,那便是善於隱忍,從伊奢那跋摩的祖輩開始,便是臥薪嚐膽,隱忍藏拙,暗中積蓄國力,這才有今日伊奢那跋摩一朝奮起,力壓扶南、林邑二國。
面對李阿仲的蠻橫傲慢,伊奢那跋摩並沒有當場翻臉,依舊強忍憤怒,朝羅尼吩咐一通,然後隨意對著李阿仲拱手一禮,便是轉身離去。
現在正是真臘吞併扶南的關鍵時期,伊奢那跋摩並不打算跟李阿仲糾纏。
“呸”,李阿仲竟是對著伊奢那跋摩的背影啐罵一聲,“蠻夷好生無禮”。
真臘官員見狀紛紛怒目而視。
李阿仲左右的隨從無不低頭垂眉,心裡極其緊張,終究是一名親隨心生膽怯,湊近附耳說道:“司、司馬,還是給他們一些顏面吧,萬一激怒他們,我們怕是走、走不出去啊”。
李阿仲眉頭一豎,正打算訓斥,然而環顧一週,真臘人全部眼神不善的盯著他們。
“那誰?”李阿仲咽嚥唾沫,“羅老丈,你看這事如何處理啊?”
“貴人,我王答應你的要求,可以給予賠償”,羅尼正色說道:“但是你們不能再幹涉我國的事務”。
“誰願干涉你們那些破事”,李阿仲擺手笑道:“翻山越嶺的好不遭罪,你說說吧,賠償多少?”
隨後便是真臘官員目瞪口呆的時候,李阿仲好歹也是出自李氏旁系,官拜一州司馬,然而討價還價起來那真是堪比菜場的阿婆。
三日後,李阿仲終於心滿意足,運著真臘國的鉅額賠償返回交州。
這些賠償自然而然落到李壽的私庫裡,李壽也對西南諸夷的動亂坐視不理,任憑真臘國四處征伐,即便是影響到大唐海商航道,即便是真臘國攻打大唐的藩屬國林邑,李壽也是充耳不聞,自顧自的繼續斂財。
直到這一日,高衝的信件千里迢迢的送到宋平城,李壽罕見的失眠了。
在信中,高衝直接詢問西南諸夷之亂,並且十分鄭重的表明西南諸夷動亂已經嚴重影響到嶺南,嶺南海商不能出海,海貿受阻,市舶司也難以繼續開展,還請李都督說明情況。
李壽捧著這一封信,一夜無眠。
次日,屬官見到李壽如此憔悴,也是驚詫不已。
“都督,你這是?”司馬李阿仲作為心腹,關切的問道:“都督有甚煩心事,不若講出來,看看我等有沒有辦法替你分憂啊”。
李壽眼皮一抬,隨手將書信遞給李阿仲,揉著眉心嘆道:“西南諸夷鬧大了,已經引起經略府的注意了”。
李阿仲看完便將書信傳閱給其他幾人,臉色也是陰晴不定,隱瞞西南諸夷動亂,他可是也有參與,也撈到不少見不得光的錢財,若是牽扯太多,搞不得他就搭進去了。
略作猶豫,李阿仲便是試探性問道:“都督,你跟這位經略使關係如何啊?”
“別想了”,李壽疲憊的揮揮手,“高氏權勢冠絕朝堂,我這蠻荒之地的都督,入不了人家的眼”。
李阿仲一頓,他也知道高衝的偌大名頭,只是還是有些不甘心,“你可是皇室宗親,經略使當真一點面子都不給?”
“皇室宗親?”李壽自嘲的嗤笑一聲,“不過是落魄宗親罷了,你以為我是李孝恭他們”。
轉頭一看李阿史的神情,李壽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直言道:“若是其他人,或可威逼,或可利誘,但我在長安多年,久聞高攸之名聲,這些手段,對他沒用”。
“那可如何是好?”李阿仲終於慌了,“我們收受真臘財物,在座的各位都有份,若是朝廷知道了,豈能饒了我們”。
李壽眼睛一橫,“閉上你的狗嘴”。
然後看向另外三人,“真臘的財物,你們可曾見過?”
這三人全部是跟隨在李壽身邊的貪官汙吏,個個都是人精,聞言立即搖頭。
“沒,沒見過”。
“就是,我都見過錢,我連真臘的錢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司馬你見過?”
李阿仲瞪大眼睛,“沒,我沒見過”。
“甚好”,李壽緩緩點頭,“我們都沒見過”。
“去把陶長史叫來吧”,李壽沉吟一番便是吩咐道。
“啊,都督,陶幹那老倌可跟咱們不是一條心啊”,李阿仲驚呼一聲。
李壽抓起案桌上的一顆胥餘便砸過去,“他畢竟是長史,不得放肆”。
李阿仲慌忙躲避,點頭哈腰的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