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全忠節(第1/2 頁)
…
翌日,劉感領著數百“殘兵敗將”在薛仁杲的監督下狼狽的“逃”回安定城,來到城下,一見劉感如此狀況,唐軍大驚,李叔良急忙來到城頭。
劉感看向城頭的唐字大旗悽然一笑,其身後假扮潰軍的西秦將領感覺不妙,當即低聲催促道:“快讓開城”。
劉感瞥了那人一眼,眼中盡是譏笑,而後看向城頭,“大王,末將身中埋伏,喪師辱國,已無顏苟活,然賊軍已然糧盡,敗亡只在旦夕,秦王大軍不日即到,還望大王固守城池,以全忠節”。
話音落下,雙方的人具都是一臉驚愕,劉感拔出腰刀便欲自盡,卻被身旁西秦將領攔下,數人將劉感押住,急忙後撤。
“這……”,李叔良臉色蒼白,搖搖欲墜。
身邊人急忙扶住,“大王,我等已成孤軍,如何是好?”
李叔良聞言只覺得天昏地暗,他自然明白劉感所說的“固守城池,以全忠節”是何意思。
如今劉感兵敗被俘,李叔良困守安定孤城,如若思想不堅定,便極有可能開城投降,但其他人可投降,他作為李唐宗室如何能降。
正在這時,得知訊息的薛仁杲怒火衝頂,將劉感拎到城下,“城上唐狗聽著,若不投降,便是如此下場”。
而後命士卒將劉感緊緊捆縛住,並在地上挖一個坑,將劉感雙腳掩埋直至膝蓋,而後對身側一眾親衛下令:“爾等上前,各射十箭,不中即死”。
眾親衛聞言甚是驚恐,忙是上前張弓搭箭,瞄準劉感便射。
劉感見狀仰天怒吼:“薛賊糧盡,敗亡只在旦夕,大王堅守待援,以全忠節……”。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huan玉anapp
】
一直到死,劉感便厲聲高呼這句話,城上唐軍見之,無不淚目。
李叔良淚流滿面,拔劍斬下衣角,“本王在此立誓,寧死不降”。
城上唐軍紛紛高呼,“寧死不降”。
而後李叔良命人盡取府庫,將所有的金帛賞賜給將士,據守城池。
暴怒的薛仁杲當即興兵攻城,可是他虐殺劉感便沒有嚇到唐軍,相反更是激起守城唐軍的抵抗之心。
其一,劉感出身名門,其祖父劉豐乃北魏司徒劉豐,其父乃是前隋將作大監劉龍,位列三品,而劉感十餘歲投身行伍,便與士卒親善,甚得軍心。
其二,唐軍親眼見得薛仁杲如此暴虐,無論是戰敗,亦或是投降,在薛仁杲麾下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繞是薛仁杲因怒興兵,勐攻城池,但上下一心的唐軍直將安定城守衛得固若金湯,直至天黑,薛仁杲無功而返。
翌日,薛仁杲下令繼續勐攻,郝瑗大急,拽著薛仁杲的韁繩,苦苦勸道:“陛下,李世民援軍不日即到,且河西李軌作亂,危急金城,為免腹背受敵,我軍宜收縮戰線,在此安定小城消磨,於大局無益啊”。
“不破安定,難消我心頭之恨”,薛仁杲一臉暴戾。
“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置大局於不顧,何其不智”,郝瑗劇烈的咳嗽著,指著薛仁杲恨鐵不成鋼的怒斥道:“先帝在時,便常叮囑不可怒而興兵,陛下何故不聽,如今軍心已失,腹背受敵,再戰下去則大秦基業必不久矣”。
聽得這話,薛仁杲不僅沒有醒悟,反而愈加震怒,竟是一甩韁繩,直將郝瑗掀在地上,“你搬出先帝壓我亦是多餘,今日我必破安定”,而後跨馬揚鞭,直取安定城。
郝瑗躺在地上,面如死灰,看向湛藍的天空,眼中盡是悲慼。
昨日薛仁杲強攻一日,並未圍城,李叔良便是派遣數批信使,徑直去向李世民求援,此時的李世民已率軍抵達豳州宜祿城,這才得知劉感奔襲安定城,截斷薛仁杲後路當即大喜過望。
只是對於李叔良擅離宜祿,李世民隱約覺得有些不妥,宜祿城乃是豳州與涇州接壤的一座城,若是讓西秦軍打進宜祿,那邊真正的進入到大唐京畿地區,這種影響不亞於高墌城之敗。
當夜,李世民駐紮宜祿城的第一天,便是收到了涇州急報,西秦詐降,劉感兵敗被殺,李叔良困守安定孤城。
不敢耽擱,李世民當夜便命驍將丘行恭率三千精銳騎兵星夜馳援安定,意在襲擾,勿要使薛仁杲破城即可。
畢竟安定城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定城在西,高墌城在中間,宜祿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