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不凡之子(第1/2 頁)
說起華夏這個名字,還要從上古說起,當時隨著氏族部落的漸漸擴大,和生產力的慢慢提高,炎黃二帝的兩個部落經過兼併戰爭後,漸漸聯合起來改造自然,最後兩個部族融合成了華夏族,建立了文明國家,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漫長的社會發展中,兩人也就成為我們民族、文化、技術的始祖。
而在傳說中,炎帝和黃帝又是華胥氏的子孫。
一日,華胥氏看見了大澤雷神的腳印,覺得好玩,便跳進去玩耍,誰知之後就懷了孕,生下了伏羲,之後又生下女媧,伏羲和女媧為了傳承後代,又生下了兒子少典。
而少典便是後來炎帝和黃帝的父親,華胥氏是炎黃二帝的祖母,所以華夏最早可追溯的祖先是華胥氏。
而夏字作為朝代史的開篇朝代,也有其特殊意義。
夏從含義上代表禮儀之大,從字形上看是一位雄武偉岸的人,而典籍上也曾記載過:“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雖然統一大業還沒實現,但秦王有一天翻閱那些典籍時,就曾有靈感,要將這片生存的土地稱為華夏,將統一後的國家稱為“中華”
“中央之華”代表著一國在強盛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也代表著一個完整而強大的國家。
因此,聽到兒子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解,不僅把旁人震驚到了,就連見多識廣,文韜武略的秦王嬴政也被震驚到了。
果然不是凡人之子,這智慧和遠見連他這個父親都自愧不如,讓他再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大智若愚,什麼叫不同凡響。
但孩子做錯了事,該罰還是要罰,不然這孩子不修理不成器,空有智慧,也只能是調皮搗蛋的份,因此秦王決定最後聽聽兒子到底學了個什麼曲子。
便慢慢踱步回到了前面的桌子旁說:“你且把你學的曲子彈來聽聽,彈完,你便可收拾收拾東西去獄中反省了。”
“父王!”扶蘇一聽父王真要關押九弟,這可著急壞了,一下子跪在地上,“是我沒盡到兄長的教誨之義,讓我替他受罰吧。”
秦王最惱扶蘇的心慈手軟,一拍桌子,怒聲道:“你願意受罰,本王就成全你,你們倆一起去!”
“父王!還有大家先別說話了!我要彈曲子了,跟樂師學了好久呢。”嬴子夕命人把琴放在一個矮桌上,盤腿坐地上,像模像樣地調起了音色,然後彈奏開始。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的快,跑得快……”
蒙毅面露憂色,這曲子是挺活潑可愛,充滿童趣,但離慶祝打仗勝利,還差點意思。
不過或許大王會看在充滿童趣的調子上,饒過他一次也說不準呢。
趙高一聽到那歌詞,差點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用手捂住嘴,才沒讓那笑聲顯眼,只得咳嗦了一聲,緩解尷尬。
這孩子,也太招笑了,這老虎都跑了,你父王還怎麼統一天下,雖然把對方打的耳朵、尾巴什麼的都掉了,但到底讓人家給跑了。
趙高一邊腹誹一邊在心裡笑個不停。
但那幾個小乞丐超級愛聽,這可是一位王子在給他們彈奏曲子呢,還不要錢,因此都點著小腦袋,打著拍子,聽得洋洋自得。
秦王喜怒難辨,面無表情,生無可戀。
本來早起,那趙高又參了九公子一本。
說是那天夜裡好心陪九公子去茅房,結果被那孩子害得在茅房裡趴了半宿,而且衣服還都給人家撤了下去。
雖然秦王威嚴,對四周有很強的威懾力,文臣武將即便有意見也得保留,但自己兒子整天折騰大臣,讓他的臉往哪擱。
聽著那曲子,撇了撇嘴,正要出手打斷,沒想到嬴子夕調整好音色後,自己停了曲子,童聲清脆地道:“父王,今日兒臣為你彈奏一首,祝我大秦國開疆擴土,一統華夏!奠定千秋宏偉之國本,萬世不朽之基業!未來再無戰爭,民眾安居樂業,再不被欺負。”
秦王剛想抬起的手,就此停了下來。
眾人也都洗耳恭聽,都在等著看好戲,畢竟誰都知道,別人不敢戲弄秦王,但他兒子膽大包天,是從來沒怕過。
而且,每次犯錯,都有鄭妃兜底,雖然鄭妃不是秦王最愛,而是當時他年少時的政治聯姻,但多年下來,她為秦王生下了長公子,扶蘇也被教育的各方面都很優秀,在秦王心中很有分量。
但那琴乃貴重物品,琴身鑲嵌著七寶,華麗異常,平常彈奏出的曲子格外動聽,因此秦王很喜歡,才將它放在了章臺宮裡。
誰知他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