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楚舊事(第1/2 頁)
第3章 大楚舊事
這方紅樓世界與前世多有不同之處,北宋滅亡之前,歷史基本走向一致,只是有些細微的差別。
從南宋開始,歷史就有不少差異了,不過走向大致不改。
而從南宋滅亡開始,歷史就徹底轉了向,走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分叉路。
至元十六年,崖山海戰宋軍徹底戰敗,陸秀夫絕望之下揹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亡,偏安江南一百五十餘年的南宋覆滅。
眼看神州大地就要徹底落入胡虜之手,幸有號稱西楚霸王項羽後人的項英自江東起兵,召叢集雄,驅逐韃虜,抵定江南。
血戰數年,終於將蒙古人趕回長江以北,重立華夏正統。
無奈其時經過多年征戰,江南大地民生疲敝,人口凋零。
蒙元又從北方調來重兵防衛長江一線,楚軍已經無力再興大軍,收復漢家故土。
項英只能選擇暫休兵戈,與蒙元劃江而治,先守住江南之地,休養生息,以圖再戰。
後高祖項英建立大楚,定都金陵。
高祖在位共一十八年,又經太宗朝二十四年,世宗朝十一年,傳位於當今太上皇,即洪武帝項炎。
雖然高祖,太宗和世宗三朝並沒有完成徵北大業,卻給後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三代帝王勵精圖治,五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江南大地終於恢復元氣。
大楚其時兵強馬壯,糧秣充盈,文武百姓也皆有收復神州故土之戰心,相反蒙元卻因為內部腐化已見頹勢。
太上皇是雄才大略之人,他不忘先祖遺願,從十五歲即位之初就開始厲兵秣馬。
經過三年準備,終於大舉興兵北伐,一戰而定天下。
楚軍先以海路出奇兵威逼元大都黃龍府,迫使長江一線守軍分兵回援。
之後利用優勢兵力一舉攻破長江防線,銜尾追殺,大破蒙古鐵騎。
渡江一戰擊潰蒙古大軍二十萬,斬首數萬,大振軍心,之後追亡逐北,席捲天下。
中原決戰盡滅蒙古主力大軍三十餘萬,徹底將蒙古人趕回草原,盡復漢家故土。
北伐成功後,太上皇因見北方大地因為異族的殘暴統治已經元氣大傷,而且胡漢雜居,不利於統治。
為了儘快恢復北方民生,太上皇決定遷都關中,定都於十三朝古都長安。
其後更是大舉從江南移民,充實北方大地。
此舉不但是為了移風易俗,儘快恢復北方大地元氣,也是為了抵禦草原之敵。
遷都長安至今已近五十年,北方大地如今早已經恢復元氣,大楚也再現唐宋盛世景象。
榮寧二公後人賈代善和賈代化,在北伐之役裡,正是帶領海上奇兵的領軍大將。
他們率軍孤軍深入奇襲黃龍府,迫使蒙古大軍倉促回援,進而導致全盤潰敗,為北伐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其後又切斷蒙古大軍退路,配合主力部隊殲滅大批蒙古有生力量,使其實力銳減,無力再窺視中原。
因為戰功彪炳,賈代善再次被封一等公爵位,賈代化得以執掌京營節度使一職。
賈家即是開國功臣,又是平元功臣,太上皇感念賈家有大功於社稷,命戶部撥銀,在長安永寧坊修建了兩座國公府。
這就是寧國府和榮國府牌匾上有敕造兩字的原因,意思是國家專門出錢蓋的,這對賈家是一種莫大的恩典。
太上皇在位共三十八年,晚年因精力不濟,無法再處理朝政,於十二年前禪位於當今天子隆慶帝。
書上是這麼寫的,不過賈瓊的記憶裡,很小的時候聽父親跟母親交談時說過,太上皇退位其實另有隱情。
這件事涉及皇室隱秘,父親沒有說太細。
大體是因為太上皇御駕親征遼東失利,回來之後生了一場大病,再加上一些別的變故,心灰意冷之下生出退位之心。
進而誘發了長達數年之久的奪嫡之爭,滿朝文武幾乎都牽連其中。
賈家攵字輩最有能力的賈敬,早早考中了進士,本來有大好前程,為何會辭爵辭官隱居道觀,沉迷於修道煉丹。
本來賈赦的爵位應該是一等侯,賈珍也應是一等子才對,為什麼爵位卻降了這麼多。
只因為賈敬彼時正官居詹事府少詹事,是東宮屬官,天然就被歸為太子一黨,而太子卻在奪嫡之爭中敗了。
再加上賈家在軍中影響力巨大,庶子上位的隆慶帝怎麼能不猜忌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