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祭祀坑(第2/2 頁)
聞聲都是悚然一驚。
古代一直都有活人殉葬的傳統。
到了明代,叫門天子朱祁鎮臨死前對太子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
延續了幾千年,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才宣告徹底廢除。
儘管叫門天子有這樣那樣的過錯,但至少廢除人殉,算是臨死前做了件好事。
當然!
明代以前,人殉制度大行其道,尤其是戰國以前。
動輒殉葬數百奴隸,用來祭祀陪葬的俘虜和牲畜,更是數不勝數。
後世發掘一座殷商大墓,曾經發掘出破紀錄的人殉三千六,牲畜三千六。
這些殉葬的奴隸,通常被反綁著雙手,朝主墓室方向跪著,然後被一刀梟首。
如果有祭祀坑,那手段更殘忍,通常是殺一批俘虜,用土掩埋一層,然後再殺一批,埋一層!
直到將挖出來的大坑填滿,才算完成祭祀。
另外再說一個冷知識!
殷商時期,流行人祭。也就是抓住俘虜後,把這些俘虜拿來祭祀上天。
而且每一次,都是動輒數千俘虜用於祭祀。
到了帝辛時期,也就是後來的商紂王。
他反而覺得俘虜也是資源,這麼白白殺掉了太浪費。還不如讓其耕作,成為自己的臣民。
於是,他一方面征伐東夷開疆拓土。
另一邊抓了俘虜,也不進行祭祀,而是以修築宮殿來替代。
這是最早廢除人祭的想法,同時也是最早的拓土政策。
對內,商紂王覺得諸侯王勢力太大,於是加以限制。
但是……
此事觸動了諸侯國的利益,諸侯們一商量,不行,這不是斷我財路麼!反他孃的!
於是乎,在周文王姬昌的帶領下,一群諸侯起兵反商。
討伐帝辛的檄文裡面就有一條,大概意思就是帝辛祭祀殺人殺少了,看看武丁,一次殺上千俘虜祭天,而你帝辛才殺幾十個人,所以我們要反你!
別覺得不可思議,這的確就是諸侯討伐帝辛,給帝辛定下的罪狀之一。
沒過幾年,殷商滅亡,周朝上位。
然而,經過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理過後,他們發現,人祭還是得廢啊,每年殺這麼多人,誰來耕種,誰來養馬,誰來參軍呢?
最終經過了幾十年努力,循序漸進之下,在周公旦攝政時期,徹底廢除了人祭。
因為這事兒,周公旦更成了名臣的楷模。
曹操更是寫過一句名篇,最後兩句叫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裡面的周公,指的就是周武王姬昌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曾經攝政七年的周公旦!
說來也是搞笑,帝辛要廢除人祭,成了商紂王,被罵了幾千年。
幾十年後,周公旦廢除人祭,卻成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要是帝辛泉下有知,怕是會被氣吐血。
言歸正傳!
蘇晨微微頷首。
“衝煞兇位,不可能是陪葬墓,唯一的解釋就是祭祀坑!不過,現在太晚了, 等明天去周邊轉一轉,應該能找到準確位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