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明,一起讓世界顫抖吧!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明,一起讓世界顫抖吧!(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難辦了呀!

雖然林煜還沒有充分證據,但他覺得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一些細節也能剛好對得上。

對了,還有“老餘”,這傢伙認識朱瞻基,卻又不說,身份應該也有問題。

就算身份沒問題,名字也很有可能是個假名……

假名的話,他不好猜啊!

畢竟,大明有四萬多在編官員,不包括下面的“臨時工”胥吏,每年可能都要換一批,那史書不可能全都記錄在內。

林煜記得,當初對方剛入獄的時候,與自己不是很熟,說的是自己姓“餘”,那這姓氏應該是真的。

等等……

餘兼…餘謙?

于謙?!

這傢伙是于謙?

嘶——!

仔細一想,于謙要是在洪熙元年的話,似乎就是這麼年輕,而且還是永樂朝的殿試進士。

林煜對於謙雖然印象深刻,也很崇敬這位力挽狂瀾的“千古忠臣”,但他的先入為主觀念,導致對於謙的印象停留在了“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時段。

完全沒有想過,于謙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

一個是帶飛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可讓大明旺三代的好聖孫、支援鄭和再下西洋,完成七下西洋成就、提拔于謙於少保、同時又是堡宗戰神的父親、被部分後人詬病為“蟋蟀天子”的朱瞻基。

另一個又是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沒讓大明再現神州陸沉之禍,同時含冤被殺,留下“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於少保。

林煜人已經完全麻了!

自己這運氣也是沒誰了,先是跟于謙拼了個牢房,接著又偏偏閒不住,喜歡嘴瓢說些“大話”。

這些“大話”聽不懂的,只當是他死前妄言。

但跟他住一個牢房的可是于謙,那些沒啥文化的獄卒聽不懂正常,于謙還能聽不懂嘛。

再加上自己的種種怪異舉止,還有一心求死的“奇葩”行為。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給於謙“忽悠”住了!

不對,他這也不算是“忽悠”,因為他說的確實都是未來大明要發生的事情。

大明的宗藩**到最後,財政上就能直接把大明玩崩。

再加上衛所軍戶制,同樣也是問題重重,完全不能夠久持,用到成化年間就已經快到極限了……

林煜一瞬間都想給自己一耳刮子,但轉念又一想,他這幾個月來,給於謙、朱瞻基他們所講的課,怕是早都被那幫大明王朝的高層給聽進去了。

說不準,連龍椅上坐著的那位明仁宗,永樂盛世的實際締造者,一人幾千兵就敢硬剛李景隆五十萬大軍,《明史》記錄的“超級大胖子”皇帝朱高熾也都知道了。

(話說真這麼胖得不能走動,那到底是怎麼帶兵打仗的?還是以世子身份親征突襲李景隆後路……)

要不然,朱瞻基不可能隨隨便便入獄,後面還能調兵過來天牢平叛。

雖然自己當時是喝高了,睡得比豬都死,但後面聽朱瞻基和于謙說的大概是這樣……

或許,這幫王朝的***,正是都聽進去了自己那些話。

所以,現在外面很可能已經在對宗藩進行改革了。

這樣想來,漢王朱高煦那個憨貨提前造反,就有理有據了。

畢竟,自家大哥對宗藩動手,那自視甚高的朱高煦,肯定得起兵叛亂。

歷史上,這傢伙因為大哥突然去世,侄子繼承皇位,就覺得侄子年紀小,不足為慮,便起兵叛亂。

結果,轉瞬被平,要不是偷摸投降得快,怕是得被部將抓了,獻給皇帝侄子邀功。

林煜說朱高煦是憨貨,不是沒有原因的。

歷史上的朱高煦有勇無謀,要說個人武力,那勇冠三軍沒得說,但玩弄政治人心,以及戰略大局觀,別說和大哥朱高熾比了,跟侄子朱瞻基比都有些夠嗆。

宗藩改革很有可能已經開始,而在土地方面,自己先前說的攤賦入畝,很可能也被這倆貨拿去呈上給朱高熾了。

而且,很有可能朱高熾也信了……

“……”

前些天來的那個戶部老頭,林煜猜不出來具體是誰,資訊太少了,但起碼得是六部裡的一二把手吧。

要麼就是內閣裡的高品官員……

林煜仔細思量半天,今天獄卒那裡已經通報,皇帝正式大赦天下了。

他還聽到

目錄
神鵰:重塑楊過,女俠為我淪陷反派渣浪賤:黑化吧,聖母都重生了,誰還餓肚子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