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朝會(第2/2 頁)
等禍事,此不失為杯酒釋兵權之妙策。可是,先皇卻錯算了一件事,那便是宗藩的優待,極有可能……不,是百年以後,必定會拖垮我大明的國庫財政。”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
只是,還不等百官議論,就聽夏原吉接著說道:“從洪武初年開始,我大明宗藩僅有58人,而到了永樂初年,不過三十年間,就已增長至127人。而從永樂初年至今,只短短二十年時間,宗藩在籍人口早已突破1000多人,並且不計宗藩女眷。”
不計宗藩女眷,這就相當驚人了!
“而宗藩的俸祿,便是最低的輔國中尉,也要遠遠超出我大明一縣主官的年俸。”
這麼一說明,許多官員似乎都明白了什麼,哪怕不怎麼精通曆算,也清楚從五十八人增長到一千多人,只用了不過五十年時間,這是何等可怕的增速。
而大明一共才多少官吏,這要是按照這個速度繼續繁衍下去,百年之後的大明又得有多少不事生產的宗室。
如此多的宗室,等同於讓大明要支出的官吏俸祿,翻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從遷都北京開始,大明的賦稅要供養朝廷,其實就已經有些捉襟見肘。
這不說十幾倍,就是稍微把財政支出加個幾成,估摸著朝廷都得扛不住。
朱高熾適時的開口說道:“父皇為保宗室親情不斷,厚待宗藩,但,是故,朕要對宗藩加以革新。”
說罷,就是將早已商定好的詔書拿出來,對滿朝文武勳戚進行宣讀。
相比之前拿出的,這一次的詔書明顯細節更為完善。
從削減宗藩俸祿到限制封爵資格,限制宗藩人口繁衍,再到開放四民之禁。
一條條規定,讓百官無不震動。
有不少官員一度想要出班勸諫,別的不說,只是開放四民之禁,就已嚴重違反祖制。
而且宗室能夠離開藩地,自由選擇職業,對朝野也是個巨大隱患,不能起這個壞頭。
只可惜,這些官員普遍品級較低,就算想要勸諫,也沒先開口的資格。
然而,有資格說話的內閣、六部大員,卻全都保持靜默。
部分官員開始若有明思,他們似乎明白了什麼。
倒是作為朝會吉祥物的武勳貴戚們,個個都是臉色難看。
因為皇帝下達的限制宗藩的詔書,同樣也對他們這些勳貴進行了限制。
其他的也就罷了,關鍵是俸祿的削減,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只是,連內閣六部都不開口,這些勳貴也差不多明悟,怕是皇帝老早就決定好了。
甚至往深處想,這或許就是新皇登極給出的下馬威。
新皇的仁厚之名太響亮,不少人都快忘記。
這位可是先皇的太子,更在靖難之役中,獨自一人留守坐鎮北京。
一直等到詔書宣讀完,夏原吉才帶頭高呼:“吾皇萬歲!”
“吾皇萬歲!”
百官勳貴反應過來,齊聲山呼。
至此,限制宗藩勳貴的詔書,就算全票透過。
朱高熾心情不錯,隨即趁熱打鐵,說道:“眾卿免禮,朕今日還有一事打算宣佈。”
頓了頓,繼續說:“朕前幾日已與內閣商議,決定解除海禁、西南茶馬貿易禁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