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貨幣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第2/2 頁)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
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
哈哈大漢那些事兒、
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
明朝寫作素材大全、
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
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
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
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
快穿之摸魚日常、
海賊,龍之劍歌、
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
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
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
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枚按照銅錢大小鑄造的銀幣,能有多重,它與一兩銀子又差了多少?”
“這裡面的差值算出來,不就是純利潤了!”
至少在鑄銀幣的初期階段,甚至十數年內,白銀價值浮動不大,銀幣沒有完全普及化之前,鑄銀幣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等到後期白銀逐步貨幣化,而銀元的貨幣屬性趨於穩定,那也用不著再貪初期的那點鑄幣利潤了。
朱瞻基也算從小博覽群書,對算學什麼的也有涉獵,稍一對比計算,就理解了。
確實有的賺,甚至賺的還不少!
因為鑄幣利潤的多少,完全取決於朝廷鑄多少銀幣,鑄的越多,利潤越高。
石見銀山、佐渡金山,這兩座超級大銀礦,一年能產兩百萬兩朝上的海量白銀,全部拿來鑄銀幣的話,利潤少說也能佔二分之一。
如此天賜金山銀山,若我大明躊躇不取,豈非反受其咎。
朱瞻基從鑄幣利潤,很快轉變到了,要如何才能勸說自己的父皇,還有滿朝文武,發兵去日本爭奪銀礦。
在一旁的于謙,卻在沉思片刻後,忽然間開口問道。
“先生,銀幣之說到底過於新穎,就算元朝鑄幣也是淪為前車之鑑。我大明此前從未有過流通金銀貨幣,如此貿然使用銀幣,萬一要是百姓不接受,甚至抵制銀幣推廣,該如何是好?”
林煜平靜說道:“你是想說大明寶鈔吧!寶鈔之所以迅速崩潰,在於朝廷的濫發,在於寶鈔的本質就是紙,它的價值完全依賴於朝廷信用。”
“但白銀不一樣,白銀本身就具備價值。即使變成了銀幣,那它也還是白銀,本質不會改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