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三章 天牢上課

第三章 天牢上課(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明朝寫作素材大全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快穿之摸魚日常海賊,龍之劍歌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身殿是皇帝私人休息的地方,說這些敏感話題倒是不必太緊張。

“具體詳情,臣已編纂成疏,還請陛下過目。”

于謙一邊說,一邊從袖口取出整理好的簡易奏疏。

這些都是于謙在天牢裡找了獄卒要來紙筆,然後每天趁著林煜睡覺偷偷謄抄白天的講課內容,最後整理匯總起來打算獻給皇帝。

當然,這不是為了邀功,純粹是想告訴皇帝,這個“反賊”到底多有才,殺了實在可惜。

朱高熾接過奏疏,初時還只當是僻縣書生的紙上空談,連個舉人功名都沒考到,又能對朝廷中樞的國策有何見解?

可很快,他就看愣住了。

人才,確實是個人才!

奏疏開篇雖然是在說遷都南京的利弊,但其核心卻圍繞在了漕運、河務兩大要點,尤其是對於大明河務的未來推斷,包括汛情預測、黃淮洪泛……還膽大包天的提出,大明王朝之所以能夠建立,還得多虧了元末的那場黃河水患。

正是因為元末黃河水患,直接沖垮了漕運,致使元大都沒了糧食,只能硬著頭皮徵發民夫去搶修黃河堤壩。

然後,紅巾軍來了!

奏疏的大半篇幅幾乎都在說漕運與河務間的相互糾纏,讓黃淮地區水患不斷,並且強調奪淮入海的嚴重性。

反而定都北京帶來的沉重漕運負擔,倒成了比較次要的問題。

也確實次要了。

原先朱高熾只是覺得自己父皇年年征戰,雖然極大打擊了蒙古諸部,就連強大的阿魯臺部也不得不獻表臣服。

但說實在的,五徵漠北,三次都是白去,這累民傷財才是真的。

朱高熾想遷都回南京,某種意義上也是永樂大帝打仗打得太多,又長期讓身為太子的朱高熾監國管錢,給養成的厭戰牴觸心理。

可是現在,遷都南京與打不打仗都不重要了,反而這黃淮洪泛問題才是關鍵。

朱高熾心中急躁,將奏疏迅速往後翻,直接去看解決法子:“束水攻沙?以河治河,以水攻沙……”

朱高熾似乎看懂了,又似乎沒看懂。

雖然裡面用的大多都是好理解的大白話,但對於完全不懂治河的門外漢太難了,又沒有一整套完備的黃淮水系分佈圖,就算有的話要配合著看懂也不容易。

朱高熾認真看了半個時辰,才姑且算是理解了裡面的核心:“這個林先生的意思,是要用淮河水,去沖刷黃河水的泥沙。果然是國朝大才,此等大膽構想,簡直聞所未聞……不對,這個法子居然還只能緩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于謙拱手道:“確實不能解決,林先生說過,束水攻沙只可緩解洪泛,而且大機率還得被人戳脊梁骨。要想真正大治,除非……”

朱高熾追問:“除非什麼?”

于謙搖頭:“不知道,這是先生原話,他並未與臣說明。”

朱高熾一愣,隨即訝然失笑:“好好,這個林先生,確實有點意思,朕都有些捨不得殺此人了。”

略一思忖片刻:“於卿啊!你在天牢這些日子著實辛苦,朕與你放假兩日半,回去好生歇息。”

“臣告退!”

待到于謙告退,朱高熾在看手中奏疏,越看越覺得心癢難耐。

這封奏疏說的其實不多,畢竟只是口舌講課,也講不了太多東西。

可僅僅只是束水攻沙之策,就已勝過當前大明的治河法略甚多。

朱高熾也不是完全不懂治河,畢竟他老爹的永樂盛世,除了武功以外,文治基本全是他在幹。

前些年才竣工的南旺分水工程,就是朱高熾一手主導,雖然主要就是批條子撥款,卻也不是一無所知。

南旺分水閘的建成,不僅對大明意義重大,也確保了往後六百年的大運河漕運。

當然,這似乎並不是什麼好事。

朱高熾反覆研讀奏疏,對裡面的“束水攻沙”愈發好奇,畢竟只是幾張紙,許多內容都不盡詳細。

“雷伴伴,去叫太子過來。”

“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快穿撩boss:反派大人走劇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