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梁武帝(第2/2 頁)
簡單舉個例子,蕭衍的六弟蕭宏當時為北伐主將,結果因為指揮不當,導致軍隊大敗。
蕭衍不僅不加以怪罪,反而看到這個六弟蕭宏為官為將期間,多行貪汙受賄,光是這傢伙貪的錢就堆了幾十個倉庫。
蕭衍說:“六弟生活尚可。”
於是直接把人召進宮中,設宴接風以後,又抵足而眠。
嗯,這位六弟蕭宏,後面做了開門賊,為宇宙大將軍侯景開了城門。
對蕭衍來說,北伐並不重要,或者說他更傾向於維持現狀,他的骨子裡就是一個南方門閥的思想。
能不打仗,能夠安穩,那最好不打仗,大家一起享受榮華富貴就好。
即便後來北魏出現內部動亂,蕭衍難得看到機會,卻也只是派遣陳慶之,試探性的帶著 7000人北上,看看能否開啟局面。
這也是保守的梁武帝,少有的幾次失策,南梁君臣誰也沒料到陳慶之能這麼猛。
《梁書》對此記載:“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翻譯過來就是:陳慶之喜歡穿白袍,只用了7000人,就四十七戰平三十二城,還創下了戰爭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戰役。
陳慶之以7000人大敗北魏30萬大軍!
連洛陽童謠都在傳唱,功成名就的將帥千萬別自作牢籠,任憑你有千軍萬馬,也要避開白袍將軍陳慶之率領的軍隊。
對陳慶之這麼離譜卓越的戰績,蕭衍的態度是什麼呢?
嗯,復加詔而稱美焉!
要聖旨封賞?沒問題,你打報告,我批條子!
要後續的援軍和糧草輜重?那不好意思,沒有!
蕭衍的為政措施,註定了他不可能為北伐而去冒險,去動用南方太多的政治軍事力量。
侯景歸附南梁,這是必然情況。
因為只有梁武帝才會需要侯景,這個沒啥政治成本,又能很好用於“北伐”的北方強軍。
梁武帝唯一沒想到的是,侯景作為北齊的叛將,採取南方通用的安撫制衡之法,是不可能壓制得住這個不守成規的武夫丘八的。
于謙說:“王業不偏安,侯景之亂皆繫於梁武帝一身。”
朱瞻基同樣一臉震撼,忍不住說道:“即便梁武帝沒有遇到侯景,可如此一味去壓制南朝主戰派,就算是為了維護皇權,北魏鮮卑可是還在北方虎視既耽,梁武帝難道就沒想過萬一北魏鐵騎南下,到時候南朝該怎麼辦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