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九十一章 海外殖民

第九十一章 海外殖民(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琅琊稱帝原始社會之大秦帝國我在異界做神棍斯萊特林的不要命小姐火影:我博人倒反天罡重生水滸之縱橫天下港綜:我靚坤頭馬,苟在洪興搞錢汴京酒樓大掌櫃四合院:我能反彈算計,禽獸慌了佔系統便宜系統從鬥羅開始東周列國那些事兒水滸:我帶著梁山好漢以德斧人我在大乾考科舉朕就是中興之主陰謀天下秦二世重生:黃天當立,大漢赴死兩界當倒爺,皇帝找我借錢打仗饑荒年,我投餵的居然是傲嬌女帝!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名柯:穿成毛利蘭的我拒絕等待

對於林煜的話,朱瞻基只是在腦海裡一番推演,很快便確定了。

大明的確也是個沒有“進取雄心”的中原王朝,大明對於邊疆土地的經略。

一律都是以冊封番衛、宣慰為基礎,上面再設立一個統一的都指揮使司進行管理。

比如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烏斯藏都指揮使司,前者管理女真、蒙古諸部,後者管理藏人各族。

相比較奴兒干都司的經略方案,烏斯藏都司的羈縻程度還要更高,這裡因為海拔較高,所以明王朝幾乎沒有駐軍,只是在關鍵的河谷路線修建了驛站通道。

好方便明王朝中樞對烏斯藏進行軍事通訊聯絡,再冊封幾個藏王喇嘛,讓他們相互牽扯難以實現藏地統一,從而實現羈縻統治。

而實際上,仁宣以後的大明對藏地控制力迅速衰弱,也是在於自宣德開始,朝廷就漸漸玩不轉明太祖、太宗時期,對於藏地的羈縻政策,並不只是因為明王朝選擇了戰略收縮。

朱瞻基說道:“所以,林先生的意思是,大明會因為不重視對外開拓,從而漸漸陷入到自我內耗的消亡中?”

朱瞻基回顧林煜之前講課提到過的知識點,再結合現在在講的“天下王朝”與“中原王朝”的轉變,只要稍微細思,並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林煜輕輕點頭,說道:“不錯,正如我之前講課提到的人地矛盾與糧食產出的關係,一片土地能夠提供的資源,所供養的人口都是有極限的。”

“春秋時期尊王攘夷,可不僅僅只是‘周公天下’體系的崩潰,還有便是農業技術的進步,人口不斷增長,但土地產出卻難以跟得上。”

“所以諸侯必須對外開墾,一直到春秋末期和戰國時代,諸侯能夠開拓的土地已經到達極限,這就需要內部戰爭來消耗。”

“直到徹底卷不動了,始皇帝出世,橫掃六國,建立大一統!”

直白點說,大秦的崛起,就是春秋戰國,不斷內卷卷出來的。

與之相對,大秦的速亡也是在於內卷。

因為六國滅亡,天下統一,失去了對外的矛盾宣洩口,再加上始皇帝又修築長城,停止對外擴張,那就只能自己內耗了。

用某些片面的說法,大秦的滅亡,在某種意義上,還真就是始皇帝修長城修的。

朱瞻基聽完林煜的回答,一時間陷入沉默,片刻後才茫然抬頭問道:“林先生,那該如何解決?”

“殖民。”

林煜張口輕吐兩字。

“殖民?”朱瞻基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連忙問道,“林先生難道是在說新大陸?”

林煜點頭:“既然現有的土地能夠養活的人口有上限,那解決問題的辦法,無非就是兩點:提高糧食產出與增加土地上限。”

“前者我已經說過,就是化肥與番薯,一個管糧食增產,一個本來就是高產糧食。”

“而後者就更簡單了,直接把多餘的人口,從中原漢地殖民到其它宜居的土地上。

“如此,自然就能分流掉人地矛盾的壓力,不用再去承擔王朝的內耗風險。”

聽完林煜為大明準備的這兩套方案,朱瞻基頓時恍然大悟。

前者解決糧食產出,後者解決土地分配。

這兩套方案結合用在一起,那大明就再也不必擔心,會像歷代王朝那樣,因為人地矛盾和內耗的問題,而走向衰亡了。

“林先生,學生有疑問不解。”

朱瞻基還沒從激動中回神,于謙卻是忽然間說道。

“您說的殖民,應當就是指的移民,而移民則需要無數糧草輜重,用於支撐移民在新的地方開墾和落戶。”

“至於海外新大陸,按照林先生所說,那裡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比之我大明更適合開墾耕作。可海外新大陸,距離我大明卻有萬里之遙,不提中途航路問題,百姓要如何才能前往?”

于謙也是聽了這麼長時間的課了,眼界見識已經比許多大明人要更為開闊,所以能想到的問題也要更多,更務實一些。

就連明太祖對西南和北方移民,雖大多都為強制性,可官府卻還是要管移民的糧食物資供應,否則移民百姓都死了,那還算個屁的移民?

明朝的整個移民過程,給後世留下了遺址,還被搞成了5A級旅遊景區,不少北方人都會來此尋根祭祖。

按照民俗諺語來說就是:“若問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

目錄
小毒道闖瑪法穿越食戟的我,能前往美食的俘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