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人感應說

第二百七十八章 天人感應說(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綜漫:逍遙客林鵬的宋朝之路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明朝皇帝往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高衙內的恣意人生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又有熒惑守心發生,恰巧還有隕石墜落在了東郡,落地後有百姓撿到了碎石塊,在上面刻下了“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帝大怒,派了御史去查問,什麼都沒查到,就把周邊百姓全殺了,又焚燬了隕石。

這段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後世考校下來,差不多除了熒惑守心是事實之外,剩下的可能全是個人杜撰,或者是倒果為因的道聽途說。

再往後的西漢末年,漢成帝時期發生的熒惑守心,這才是天人感應說的巔峰。

因為丞相彙報發生了熒惑守心,漢成帝非常恐懼,決定沿用春秋司星子韋的辦法,甩鍋嫁禍給彙報的丞相,便向丞相賜予美酒、黃牛,對其鴆殺。

結果一年以後,漢成帝還是駕崩了。

嗯,縱慾過度死的,跟熒惑守心沒有半毛錢關係,但卻間接推動了天人感應說裡的“天命不可違”。

最離譜的是漢末三國時期那一次,熒惑守心發生之時,魏文帝曹丕正好駕崩。

而後魏明帝去問黃權,黃權就說:“往年有‘熒惑守心’,結果文帝崩。”

愣是把一次天人感應中的大不祥,給說成了魏國才是天下正統。

要不然,熒惑守心死的為什麼是魏國的皇帝,而不是蜀、吳的“偽帝”呢?

林煜目光銳利,緩緩開口說道:“所以,歷史上所記載的這些熒惑守心、金星凌日,以及日食等天文星象,大多都是在倒果為因,牽強附會罷了。”

“所有的天文星象都是牽強附會之說?”楊榮說著,語氣明顯有些顫抖。

雖然林煜已經舉了好幾個例子,但這無疑是在衝擊他從小到大養成的固有價值觀,還是讓他實在難以置信。

“不僅是牽強附會,而且要是按照真正的熒惑守心去計算火星、心宿二的執行週期,還有金星凌日這些,很多都是對不上的,也就是後人故意捏造出來,用於政治輿論造勢。”

“比如宋景公時期,熒惑守心就是比較典型的政治造勢,因為宋國是殷商的後裔……”

“而始皇帝就更不用說了,典型的倒果為因,先不說尋常百姓竟然就能識字,還能寫出‘始皇帝死而地分’如此有見地的話來,再說這東郡距離咸陽可不算太近,一個百姓在石頭上刻字,究竟是怎麼傳到皇帝的耳朵裡的?”

“還有漢成帝,這傢伙就是典型的縱慾過度而死,不給他來點熒惑守心進行遮蓋,對皇權威嚴的打擊就會太大了……”

“當然,最離譜的還是曹魏,熒惑守心直接成了曹魏代漢的政治依據,證據就是同時期不僅有熒惑守心,還有黃龍見譙……”

“往後的五胡十六國,後趙武帝石虎、北魏明元帝拓拔嗣都曾遇上了熒惑守心,石虎殺了中書監王波避禍,北魏那邊乾脆死的不是自己而是後秦,真按照漢末曹魏的理論,那豈不是在說石虎這個羯族暴君,以及後秦(羌族)那個‘反骨仔’都是天下正統?”

“……”

說到這裡,楊榮更不知道該怎麼接了。

承認熒惑守心是對的,那麼後趙、後秦就是天下正統,再不濟鮮卑北魏也能湊到正統的邊邊。

總之,只有漢人不是華夏正統……

這合理嗎?

這顯然不合理啊!

林煜還在繼續說:“還有隋煬帝楊廣,直接是遇到了熒惑入南斗(其中一種),但你們覺得隋朝的滅亡,跟熒惑守心有什麼關聯嗎?”

不能說全無關聯,只能說毫不相干!

且不提隋朝根本上的土地制度問題,就以隋煬帝的那種折騰方式,再家底雄厚的王朝,也得被敗光了不可。

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已經很客氣了。

隋煬帝修運河,你以為他是為了後人?他實際就是為了自己下江都(揚州)方便!

因為以前的河寬走不了寬大的天子龍舟,水道也不連通,無法直達江都。

再說修建東都洛陽,主要是為了節省財政,因為糧食走運河去不了關中。

這個舉措應該是對的,但楊廣的操作太抽象了。

修了新都洛陽,卻又不捨得遷都,反而形成了洛陽、關中兩京的格局,變相增加了財政支出。

又搞出了讓後世網廟鼓吹的三徵高句麗,這也是最抽象的,先不說隋煬帝打仗的本事實在不咋地,前後征討三次高句麗,光是第一次就遭遇慘敗,幾十萬大軍就回來了兩千七百人。

損失

目錄
星際女王時代最強酒吧小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