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三百章 日全食

第三百章 日全食(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這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林煜已經證明了自己能透過自然科學,去算出天文星體的半徑,而禁錮世人思想的陳舊腐朽理學則是不行。

那些所謂的理學“大儒”除了有一張嘴皮子,什麼都無法證明。

不僅證明不了,還要把天災人禍的鍋子,扣在皇帝身上。

地方天災,皇帝的鍋。

貪官腐敗,皇帝的鍋。

有人造反,還是特麼皇帝的鍋……

也有部分史學家經過分析研究,明末崇禎皇帝為何逐漸被文官集團架空。

就是因為崇禎受限於文官集團,盲目的去下罪己詔(17年6道),導致皇帝權威大幅削弱,文官勢力不斷擴大,直至無法控制。

罪己詔這種東西,站在封建王朝和皇帝的角度來看,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去濫用的。

漢武帝窮兵黷武,也沒有下過罪己詔,而是輪臺詔,這與罪己詔有著本質區別。

因為輪臺詔只是承認了漢武帝的錯誤決策,卻沒有在詔書中提過哪怕一句“朕錯了,朕道歉”之類的話。

因為皇帝認錯,意味著破壞了“天子”的神聖形象,百姓可不會思考那麼多,皇帝說自己錯了,那他們就真的會認為,天下大亂全是皇帝的鍋,自己過得不好,乃至天不下雨,也都是皇帝的鍋。

這也是中央集權制與領主分封制的本質區別。

歐洲農民起義的烈度,從來都不如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

為什麼呢?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古代中國是中央集權制,權力集中於皇帝和朝廷,那麼地方糜爛出了問題,自然也就該把鍋甩給皇帝。

而歐洲中世紀就恰好相反,領主分封制下的歐洲,地方的頭子就是領主,所謂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那麼地方糜爛,自然也應該打倒領主,關國王什麼事?

兩種制度有利有弊。

分封制的好處在於國王可以爽歪歪,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因為土地全被貴族領主控制,國王只需要天天開銀趴就行了。

壞處在於,歐洲碎了一地。

而中央集權制之下的皇帝也能爽,但代價就是國家滅亡,改朝換代。

好處就是,皇帝輪流做,華夏大一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異維度遊戲神級淘寶王我在遊戲中補漏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