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三百五十五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2/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確保國家的財政收入。

雍正年間,全國的人丁稅銀329萬兩,全部攤入田賦銀2636萬兩,等於使田賦負擔銀增加11%。

晚清咸豐三年,因太平天國起義,清廷軍費無著,幫辦揚州軍務的刑部右侍郎雷以諴為籌措所募兵勇餉需,創辦厘金。

因大有利潤可挖,厘金制度逐步推廣,並由最初僅向鋪戶坐賈徵收坐厘,發展到同時建局設卡,向行商徵收活厘,稅收直線上升,每年徵收近2000萬兩,與田賦和海關並駕齊驅,成為清廷在太平天國起義重壓之下得以活命的法寶。

厘金的設計本為權宜之計,隨著太平天國起義的平定,廢除厘金本為順理成章之事,但當言官奏請裁撤各省厘局之時,卻遭到清廷斷然否決。

厘金就此成為常制,因徵收厘金而引發的種種弊端,不勝列舉。

直至民國厘金才被裁撤,但民國卻又將其改為徵收統稅。

晚清時期,厘金之外還有苛捐雜稅,這也屬於法外之徵。

苛捐雜稅種類五花八門,據後世考證估算,當時的苛捐雜稅僅名目就多達2000餘種,比之歷史課本上的英國雜稅還多了十倍。

當然,這只是稅目比較多,實際上的財政收入……更多,多的離譜!

清初國家一年的財政收入為2000萬兩,到了“嘉道中衰”就已經加到了4000萬兩,而同治時期則是增漲到了常態的7000萬兩,光緒晚期更是直接突破1億大關。

一直到蟎清滅亡,國庫一年的財政收入,已然逼近3億兩,足足暴漲了十倍有餘!

這也是為何後世影視劇、課本普遍描述古代百姓,人均赤貧到衣衫襤褸,骨瘦如柴。

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屬於我的時代鬼眼道士非機械式悸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