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黃宗羲定律(第2/2 頁)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
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史上最強駙馬爺、
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
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
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
皇后的貼身侍衛、
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
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
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
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
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
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
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
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
三國如煙、
的稅賦併入了租賦裡面……”
“確實如此。”鄭和也似乎回過味來,下意識點點頭。
林煜又說:“後來延續到了宋朝開國,北宋朝廷並沒有嘗試把庸、調的稅賦從租賦裡面減去,反而重新開始徵收唐初的丁身錢米。”
“繞了一圈下來,唐宋的稅制改革結果便是:兩稅,租也,丁身,庸、調也,豈知其為重出之賦乎?使庸、調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楊炎之利於一時者少,而害於後世者大矣。”
林煜當下做出總結道:“上面說的這些稅制改革規律,實際也可以套用到我們剛才說的宋朝小故事裡,反賊大當家佔了縣城以後,為了安撫百姓、撫慰民心,那麼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就是將原來的‘剿賊餉’以及一系列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全部歸併統一徵收,以圖減少加派之弊!”
楊榮點頭:“這是自然。”
問為什麼不直接把“剿賊餉”和苛捐雜稅全部減掉?
很簡單,因為稅收名目雖然又多又雜,但實際徵稅操作裡都是統一去徵稅的,而不是說今天我來徵“剿賊餉”,明天來徵“遼餉”,後天徵印花稅什麼的……
所謂的加徵攤派,本身只是在原有的稅目上,多立一個名目來多收一筆錢,而不是說真的把稅收分開來徵。
故而,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總是將舊的苛捐雜稅歸併統一,以圖減少加派之弊。
但是改稅後,隨著王朝統治階級的需求變化,又會生出新的加派名目,每次賦役改革,就會成為加徵加派事實上的承認,簡化徵收,成為此後加徵的……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