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共議太平之基(第2/2 頁)
地制宜之策,都為我們構建完善的分田賦稅體系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在分田方面,我們應綜合考慮人口、土地質量、地理位置以及地方特色等多方面因素。以人口為主要依據,但也要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對於肥沃且交通便利之地,可適當集中資源,發展高附加值的農業或商業專案,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而偏遠貧瘠之地,則要加大扶持力度,如提供優良的種子、農具,派遣農業技術人員指導耕種等,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讓每一戶百姓都能有穩定的收成。公田的設定也必不可少,這將是我們應對災荒與保障軍事後勤的重要依託。”
“賦稅徵收上,初期什一稅可作為基本標準,但正如大家所言,要根據不同的產業、地區進行靈活調整。農業是根本,要確保農民的負擔不過重,同時鼓勵他們採用先進的耕種技術,提高產量。商業與手工業是繁榮經濟的重要力量,要在合理徵稅的基礎上,給予其發展的空間,透過稅收政策引導其朝著有利於民生與太平道整體利益的方向發展。對於不同地區的特色產業,制定專門的稅收制度,既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又能豐富太平道治下的經濟形態。”
“然而,我們要清楚,分田賦稅制度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密切關注百姓的反饋,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最佳化與調整。這一制度的核心目的是為了讓百姓富足,讓太平道的根基穩固。我們要始終牢記,太平道是為百姓而生,所有的政策都應以百姓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場討論持續了許久,最終在張一凡的總結下,眾人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他們深知,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只要秉持著為百姓謀福祉的信念,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太平道定能在起義成功後,建立起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昌盛的太平盛世。而分田賦稅制度,也將如同堅實的樑柱,支撐起這座宏偉的太平大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