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陰謀天下秦二世 > 第三十七章 大野澤上的流言

第三十七章 大野澤上的流言(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明朝寫作素材大全亂世風雲之命運交錯鬼滅:開局遇到一條魚異能者穿越到東京喰種穿越現代女王的古代稱霸路快穿之摸魚日常海賊,龍之劍歌斬神:獻祭而已,咋就成反派了?戰錘:決定走群星包圍亞空間路線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執掌風雲:從一等功臣走向權力巔峰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大唐:小地主家的敗家兒子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個報答吧……

“耳公所言,甚合吾意。”武臣想通之後,也就意氣風發起來,“寡人決意稱王,耳公為右丞相,餘為大將軍,召騷,就為左丞相吧。”

張耳臉上露出了笑意,正揖:“臣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陳餘也向武臣行禮:“臣賀大王,謝大王器重。”

_

中原一鍋粥。而百越三郡因為遠離中原,至今只是風聞山東變亂,而不知詳情。

桂林郡,郡守李祿,就是胡亥曾讓丞相府查詢的監御史祿,正在跪接詔令,而頒詔之人則是,陸賈。

監御史祿,是史書中於秦徵百越時負責開鑿靈渠的負責人。前文中在馮劫論輜重中提及,這時代的戰事中絕少完全採用陸路運輸輜重糧秣,靈渠的開鑿也是為了溝通湘江和灕江水道、為秦徵百越的大軍輸運輜重所為。而在靈渠開鑿中所提及的關鍵性人物就是監御史祿。

秦史中總是這樣記載官員名稱,“監御史”是官名,“祿”是名,至於姓氏,“拂得知”了。所以本故事中在前面已經就把他歸為李冰族人,就叫李祿吧。

陸賈長途跋涉兩個月,終於抵達百越之地。不過他沒有直接選擇秦人最多的南海郡作為第一站,而是先到桂林郡,然後準備再去象郡,最後才往南海郡一遊。

否則,就憑他和十二甲士,想要向擁兵幾十萬的南海郡尉任囂討要幾萬乃至十幾萬老秦人,即使任囂肯奉詔也會有一番討價還價,畢竟任囂征伐百越所帶連士卒帶役夫雖然有五十萬之眾,可撒進這廣袤的蠻荒之地依舊是見不到幾個人影兒,“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倘若任囂對秦二世的亂政有所不滿,再加上逃至南海的蒙氏族人渲染擴大,不給一兵一卒,他陸賈也毫無辦法。

到這時候,他的策略已經可以初見端倪。

先到桂林郡,把桂林郡的秦人抽調一空,連同李祿一起調回咸陽。皇帝的詔令裡面寫的明白,李祿回咸陽為少府。所以,陸賈相信李祿不會不奉詔。然後他再到象郡如法炮製,如此一來,他手中就會獲得兩萬以上計程車卒和一萬多老秦人役夫,就算搞不定任囂,也可以帶著這三萬多老秦人回去向皇帝交差了。

桂林郡只有秦軍一萬一千,另有跟過去的役夫一萬。事實上,桂林郡和象郡都不是征伐百越的重點,所以置兵置官,更多的就是個名義上的佔領。但也因為兵少,所以這兩郡的秦軍及役夫都是老秦人。老秦人士卒戰力非凡,非如此不能震懾當地蠻族,若真遇較大的危機兵力不足時,老秦人出身的役夫一樣可以上陣,相當於預備役。

陸賈在桂林郡頒詔非常順利,李祿和秦軍領軍校尉聽說讓他們成建制返回關中,“回家”,要不是限於禮儀,就直接在郡府中歡騰起來了。作為北方的關中人,誰願意在這溼熱煙瘴之地終老?

當然,也有不少士卒和役夫經過這些年已經在當地與蠻人通婚,所以對是回是留有些猶疑,陸賈則很大度的說陛下詔曰,已有家庭的人員,可以留下,當然人數不能太多,願意帶著家眷回關中的,回去之後陛下必有安置。這一來後顧之憂盡去,桂林郡的秦人立即張羅著收拾收拾走人,不願回去的人只有一千多。

雖然可以帶回桂林郡和象郡的三萬多老秦人,但陸賈對南海郡數量龐大的秦人當然不會死心,所以他本可從湘桂陸道從零陵直奔桂林,速度要快得多。但他卻兜了個大圈子,從陽山關入百越,並南行至湟溪關到番禹周邊轉了一圈,然後轉回頭從四會縣方向進入桂林郡,等於把南海郡的北向和西向考察了一番。

考察的結果基本上滿意。由於南海郡到咸陽的驛馬傳訊是從長沙郡到南郡,再到南陽郡入武關,因此山東反秦勢力暫未影響到這一通道,所以南海郡也只是常規戒備狀態,並未在此兩關加強守關力量,守關軍卒甚至不是秦人,而是徵百越時自山東征召計程車卒,戰力相對普通。而對桂林郡方向,因為桂林郡本就沒有大軍力,歸屬上也隸屬於南海郡尉任囂統管,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防範。

南海郡的軍力除了番禹本地外,主要面向東北方向的博羅和龍川,任囂最得力的助手趙佗,就是番禹東北龍川縣的縣令。

於是陸賈在頒佈詔令之後,把大堂上的人清空,又拿出另一份詔令以及配套虎符,命李祿以一千秦軍、並把役夫中兩千人轉為軍卒,以三千人護送剩餘役夫及願回關中的家眷先往長沙郡內零陵縣駐紮候命,已經在那裡準備了糧秣輜重和營帳。

領軍校尉是皇族贏姓,名驕,給他的詔令則有所不同,是要他帶一萬秦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末世移動城堡東京:從巫女大姐姐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