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匠之憂(第1/4 頁)
自從二世皇帝跑到甘泉宮,大臣也不在章臺宮上朝,章臺街按說也就沒那麼熱鬧了。不過既然繁華已成習慣,而且章臺街上已經建成了大量的酒肆、客店、女閭(又稱奚館,即妓院和演藝場的交集),尤以女閭為多,所以即便大臣不走這條路,也已經影響不到章臺街。
女閭為齊桓公時齊國相國管仲所創,當初在齊國是官辦妓院。宮內設女閭是為取悅齊桓公,宮外設女閭則為充實國庫。“閭”為門之意,戰國時一閭內為25戶,所以一閭類似今天的一個大院、一條衚衕或者一條里巷。女閭,則此門之內皆為女。女閭之“女”,又稱為“奚”,原意為女奴。
由於章臺街上女閭多,所以後世又常以“章臺”暗喻妓院。也不知道常年在章臺宮理政的始皇帝是不是知道這一情況,一旦知道了會不會屠盡章臺街。
秦朝的娛樂專案實在是不多,因為依據秦律,娛樂是渙散大秦民眾戰鬥精神的“靡靡之音”。當然這種律法主要針對普通百姓們,對有軍功爵的人和宗室貴胄自然會睜眼閉眼。還有富戶商賈們,商賈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被抑制,但既然始皇帝遷天下富戶入關中,總要把這些人的錢花出來,振興關中經濟。
章臺路,則是指章臺街兩側一條條的里巷總稱。
章臺街上,軺車轔轔,輜車隆隆,人來人往。酒肆中隨堂的酒僕叫喊聲和酒客恣意的大笑一直傳到街上,女閭內的鶯鶯燕燕也時時飄到街面上。而章臺路某條里巷裡,街上的聲浪似乎衝擊不進來,顯得非常安靜。
盡頭的一個獨門小院門前,一個白袍大袖的老者回首望望身後,就輕輕抓起門環磕了磕。門開之處,一個褐衣小僕看到老者,微一頜首就把老者讓了進去,然後伸出頭來四下望了望。雖然幾十步外的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流陣陣,但從這條里巷看出去,大街上的人流似乎直接把這裡忽略了,並無人注意。
小院不大,大約兩進院落,房子都是竹木結構,整個院子靜悄悄的。前院主屋三開間,屋門開著,但裡面無人。前院兩側則為廚房和更衣房(廁所),前院主屋兩側均有小門通往後院。
老者頭髮尚未全白,中間夾雜著三成灰髮,面色紅潤,唇上的鬍鬚中間短而兩邊長,構成兩綹長鬚,下巴上卻是一叢山羊鬍,看上去有點怪異。小僕關好門後向老者施禮,然後延請老者前往後院。
與前院相比,後院顯得清雅許多,有爬藤的棚架和石頭壘砌的小池游魚。後院主屋也是竹木結構,但為曲尺結構,在主屋側後另藏一屋。側後的房間窗戶也不像前院和後院主屋一般大敞,而是掛有厚絹帷幕,使人無法看到屋裡的情況。
現在,老者就是穿過後院主屋走進了側後的房間。
後房分為兩個部分。房門一側是一個大間,鋪有草編坐席,排布了三尺几案,兩邊各有五個。端頭是主人位,板壁上掛著一幅美人舞劍圖。旁側有小門,裡面大約是主人臥房。
看見老者上來,主位上跪坐正在翻看竹簡賬冊並作籌算的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立即站了起來,向老者深施一禮。“先生來了?快快請坐。”
靠近主位一個側席坐著的小姑娘,也站起來向老者施禮。待老者落座後,她從旁邊的小竹箱內拿出一個陶碗盛了一碗酒漿,奉給老者。
老者飲了一口酒,打趣的對小姑娘說:“景娥越發的美麗了,有十二三歲了吧,是不是老夫該為小景娥擇一乘龍快婿了?”
小姑娘白了老者一眼,“先生總是欺負景娥。以後先生再來景娥就不給先生奉酒了。”
老者哈哈大笑起來。
古人在姓氏稱呼上有一個特點,就是男人該稱氏,例如秦始皇是贏姓趙氏,所以正確的稱呼應該是趙政而不是嬴政,可要說趙政,恐怕沒幾個人會聯想到這個千古一帝,所以後世仍稱嬴政。
女人則稱姓不稱氏,像這裡這個小姑娘景娥,實際上是羋姓景氏,應該稱其為羋娥(就如《羋月傳》中的羋月),可要叫羋娥,在本故事中怎麼能顯示出她是景氏家族成員呢?所以這裡就採用景娥這個稱呼了。
杜撰故事,不用太過追究是否符合史實。
小院主人笑了笑,對景娥說,“好啦,范增先生這不是逗著玩兒嗎,我跟先生有重要的事情說。你先去院內讓景碩他們警醒著點兒外面的動靜,然後回屋把上個月的賬目再整理一下。”
原來這位來訪的老者就是後世裡大名鼎鼎的范增。
“好的,仲父。”景娥含笑施禮出去。
“這娃兒,看著柔柔弱弱的,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