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陰謀天下秦二世 > 第二十九章 項梁敗秦銳

第二十九章 項梁敗秦銳(第4/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死了,那可是對剛剛復興的楚國之沉重打擊。

“君上,”宋義艱難的嚥了口唾沫,“某一直有一些疑惑,君上是否可容某一言?”

“監軍但請直言無妨。”項梁倒不是聽不進不同意見之人,至少不會不給人說話的機會。

宋義狠了狠心,把他認為秦銳戰力與吳縣卒應屬相仿,而昌邑與定陶之戰中,在吳縣卒未真正下場情況下,秦銳就敗於本不比秦銳強大的楚卒等等這些疑慮說了出來。

項梁一聽,敢情這位沒聽明白自己剛剛強調了半天,秦軍是因為指揮排程和應變速度不快才敗陣,而非是說秦卒不如楚卒。此刻項梁心中對宋義的不耐煩程度再次上升,不過他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監軍,剛才本君也言說到,秦人非敗於單兵戰力,乃敗於戰陣排程應變遲緩,監軍認為本君的判斷對否?”

宋義費了半天口舌,感情這位也沒聽明白自己所說的不是具體的事情,而是其背後所暗藏的陰謀:“君上,若秦人故意遲滯,就是要讓君上認為其反應速度不足,而誘使君上親臨險地呢?據某聽聞,秦銳有一種步卒小陣是從秦武安君騎卒三錐陣演化而來,可在昌邑和定陶某都未見秦人使用類似小陣。單從此論,某就覺得其中必有陰謀。”

項梁有些想笑:“監軍可曾親見秦人三錐步陣的戰法?”

宋義搖了搖頭:“不曾,只是傳聞。”

項梁到這時還是想給宋義留些情面,畢竟他是懷王派來的:“監軍所言,本君知道是監軍對本君的愛護,不希望本君親入敵陣。不過監軍所說的理由也不是很充分,而本君作為項氏子嗣,又何懼戰陣兇險?若本君不能在關鍵之時上陣殺敵,又如何可為萬軍之表率?監軍無需多言,至期靜觀本君破陣殺敵即可。”

此刻又有斥侯來報,說北濟水有大批舟船停靠,下來了約萬卒秦銳,北濟水東面似乎還有舟船而來,有可能也是增援的秦軍。

據事先斥侯打探,長垣也有二萬秦銳,看來章邯派出騎軍去救陳留的同時,就已經調長垣秦銳來援了。只是騎軍行動快,又靠近定陶,所以訊息傳到楚軍中比較快。

宋義感覺項梁在連戰皆勝的情況下飄了,雖然他拿不出證據,但對項梁輕視對手,驕傲自大深感危機,繼續向項梁進言時開始慢慢不那麼圓潤了:“君上,連勝之下,若將驕卒怠,戰敗可以預期。我去軍中巡視過,現因連勝,我軍士卒已對秦銳頗為輕視,可秦軍卒數現已多於我軍,若長垣二萬卒皆至,將多於我軍萬五,君上切莫掉以輕心啊。還望君上以楚之大局為重,莫要親身試險。某以為,君上可緩攻葭密,再調薛郡之卒增援,同時遣使於齊,邀齊出兵共擊暴秦,則更有勝算。”

項梁心中的不耐煩已到頂點:“監軍建議大善。這樣吧,就由監軍立即動身使齊,說齊出兵,與我聯手共同擊秦,如何?”

宋義啞然。

兩日後。

一支可載卒二十的不大戰船,高杆上飄蕩著一面楚軍旗,正從荷水與泗水的交匯處轉向北方。這一帶現在完全被楚軍所控制,所以很安全。

船頭上,宋義一臉落寞的望著水面上船首衝出的斜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陰陽天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