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陰謀天下秦二世 > 第十八章 劉邦親往函谷關

第十八章 劉邦親往函谷關(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從未敢輕視過他,而且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皇帝,而是他的理由和分析大多很實際也很可操作,結果也大都符合他的判斷。

“首先,劉邦自己的漢軍不到十萬,取了河南後加上河南軍和張耳帶來的二萬,也不過十五萬。就算經一冬來大量徵召,最多也就二十萬。”

胡亥見諸臣都頜首認同,接著說道:“韓軍只有三萬,但韓王成會全師相助。殷軍最多也就是三萬,就算殷王卬也全師盡出,劉邦可有之軍也就二十六萬。”

他喝了一口茶,看著下面目不轉睛盯著他的幾位重臣:“另外就是魏軍。聯軍攻函谷關時,魏軍不過三萬,為討好項籍直接派出了二萬。得上黨郡後,其兵力增加到了六萬。魏王豹能得上黨,靠的就是劉邦攻軹關陘不得而助他取了長平與屯留,加上劉邦取三川后已成魏國近鄰,這樣的鄰居魏王豹是得罪不起的,所以魏軍就算可為劉邦出五萬,這樣就有三十一萬。”

胡亥攤了攤手:“這基本也就是他能拿得出手的全部兵力了,因為趙就算恨項籍,但在代國的壓力下放走了二萬卒歸了劉邦,心中對劉邦也不會有多少好感。何況趙現在國力積弱,迫於義帝被弒的大義,最多出萬卒。”

胡亥微微一笑:“至於燕,項籍對臧荼不但無仇反而有恩,沒有項籍他還只是燕王廣殿下的一個將軍,且燕邊遠,就算不附從劉邦,劉邦暫時也不會分兵去伐,而且燕王荼大可說自己地寒人稀,還有東胡威脅,劉邦也沒什麼話說。至於齊,現被項籍按著打,只能起到拖住楚軍的作用,不可能再出一卒伐楚。如此一算,劉邦總兵力最多也就能聚三十二萬卒。問題在於,劉邦肯不顧我大秦之虎視,抽走所有漢軍伐楚嗎?”

他又端起茶碗放到嘴邊,同時向陳平微微頜首。

_

雒陽,漢王宮。

“臣以為,”韓信看了看殿內主要由劉邦的老兄弟們組成的群臣,“南郡或可暫失,南陽與河南則需必保。大王原準備在冬日徵召五萬卒,其中南郡與南陽郡共二萬,河南郡三萬,臣請於南陽留一將軍統帶新卒並聽臣令,臣自於河南統三萬新卒。而大王則可帶已練老卒十五萬伐楚,臣為大王守此兩郡的同時,也與南陽留守將軍一道,努力將這五萬新卒練成健卒。”

他換了口氣不等別人插話就繼續說:“但就這五萬卒雖由臣領,若秦來伐,也只會比他人多堅守數月,所以如何讓秦全無藉機伐漢之意,還需要大王、軍師和國相謀之。”

劉邦一聽,大將軍說的對啊:“大將軍親自為寡人守國,寡人心下甚安。”

他看向蕭何:“往秦給陳平下書的信使是否已返?”

“尚未歸,但應也就在這兩日。”

劉邦瞅瞅張良:“陳平曾對國相言,漢若謹守三郡則秦不會以漢為威脅,但若漢再擴土則秦以漢將增實力而成秦患,不承諾不以漢為敵。剛才大將軍也稱若漢全師伐項王,則秦對三郡的威脅不可不慮。軍師對此作何想法?”

張良聽了韓信的話本在沉思,劉邦這一點將,他抬起頭也是一臉肅然:“大將軍所慮非空穴來風,大王當慎之。雖前司農參說以後與漢聯絡者換為陳平,但當此大王難得機會之時,大王與司農參的故交不可不用。至少,陳平必全為秦謀,而一直以來,司農參都仍念及與大王和在座諸臣中大部的舊情。”

他輕笑一聲:“就連臣可為大王謀,也賴司農參對臣的遊說和向大王的舉薦。由此可知,非到與秦必須刀兵相見之時,司農參都仍會為大王而向秦人盡力轉圜。”

_

咸陽宮。

“至於若劉邦勝將集合山東諸侯再次伐秦的可能,自是存在。”陳平正在接著胡亥的話解說:“但劉邦領軍大不如霸王,此番伐西楚想要成功,必須是趁霸王羈絆於齊,突襲彭城,而後嚴陣以待霸王回軍,再憑倍於霸王的軍力圍而殲之。”

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笑了起來:“這必然是場硬仗,所以即便最終劉邦的諸侯軍勝,也會是慘勝,至少一年之內,山東各諸侯再無餘力伐秦。”

“一年時間,足夠我大秦做很多事情了。”陳平最後丟擲了總結性的一句話。

“更何況,難道諸卿會看著劉邦就這麼取得勝利並對我大秦構成新威脅嗎?”胡亥笑眯眯的又補充了一句。

姚賈、陸賈、公子嬰、王敖幾人都一起笑了起來,殿內的氣氛隨即輕鬆下來。

“陳平,你與蕭何約在什麼時候到函谷關相會?”胡亥轉了話題。

“臣與相何相約十日後會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神鵰:重塑楊過,女俠為我淪陷反派渣浪賤:黑化吧,聖母都重生了,誰還餓肚子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