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拉攏英布(第1/4 頁)
“西楚內的謠言已經傳起來了?”
胡亥雖然距離咸陽已經越來越遠,此時正在上郡到九原郡的中途,但每日的快傳仍將大量的奏章、訊息不斷的傳過來,尤其是皇帝相對更為關心的方面,比如劉邦,比如項羽。
此刻胡亥並沒有縮在四輪馬車上抱美人兒,而是騎在馬上,左邊是公子嬰,右邊是陸賈,陳平和任囂跟在後面。
數萬人的隨行大軍能揚起漫天的黃塵,顯然不能讓騎在馬上的皇帝吃土,因此他們處於整個佇列的前端,身邊自然圍著三衛和錦衛。當然這是在前方一望數十里的開闊地帶才行,若在山地上,為了皇帝的安全,就算讓聖人吃土也要把他塞到大隊的中間。
雖說是在大隊前端,但皇帝肯定不會做前鋒,更前方仍有上千的斥侯往來搜尋,並在皇帝前方直道兩側外五十步,每隔百步就各有二十騎佇立,警惕的四下觀望,一直延伸出去三里以上。
“漢王派去的人和風影閣的人,雖然互不相識,但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這謠言當然也就越傳越烈。而且,”公子嬰帶著一個很奇特的笑又說:“似乎大野澤周邊的鐘離眛軍中也出現了謠言,軍卒們為其主將不得封賞出現諸多同情和抱怨,似乎是彭越軍在散佈。”
“應該是酈食其那個老酒徒乾的好事。”胡亥點點頭。
“好吧,針對項籍將領的反間既然實行起來了,針對范增的反間呢?”
公子嬰看了看手中的竹簡:“項王派往漢國的使者已經出發了,臣覺得漢王應會在這個使者身上做文章。”
胡亥想到史書中明確記載針對范增的手段就是陳平在楚國使者身上做的文章,於是回身看看身後跟著的陳平:“在使者身上做文章,上卿多智,這個文章應該如何做?”
公子嬰將自己的馬向外帶了帶,陳平就跟上來切入到他和皇帝之間,只落後了一個馬頭,這樣才好跟皇帝說話。反正直道夠寬,這幾位周圍的近衛已經給他們留出了五步以上的寬度空間。
“聖上,這很簡單。”陳平不懷好意的笑著:“訊息前面不是說,是亞父增告知漢使,過幾日將遣使者去和漢王要求河北漢軍退回河南嗎?那漢廷自可先將楚使當做亞父使者熱情款待,然後激楚使說出自己是項王使者,隨即再撤去對楚使的優待,並罵罵咧咧或嘀嘀咕咕的說亞父勸項王對漢止伐乃漢王恩主,項王對漢王一直逼迫,使者不應享用優待。”
“哦?只說范增是漢王恩主,不再暗示范增或與劉邦勾連?”胡亥覺得不夠勁兒。
“聖上,話說太露骨其離間之意就太明顯了。”陳平攥著馬韁搭手一禮:“項王因彭城故,實際對漢王深恨,因亞父增勸諫其莫因楚漢相爭卻使聖上得利,才勉強壓下恨意以大局為重。現在要聽到漢國將亞父視為恩主,心中就不得不懷疑亞父增是不是真的全心為自己著想。”
“如果項王因此再想起當初義帝被弒時那三百輕卒的失蹤,”陸賈笑道:“項王就會加重疑慮,認為亞父揹著他做了一些事情。”
“加重項王疑慮是逐步的過程。”陳平看了看四野,雲淡風輕的說道:“亞父增諫項王不可弒義帝,卻又在義帝被弒前疑有召回護卒而便宜刺客之嫌。亞父增又諫項王不可因楚漢爭而使秦得利,卻因此被漢王視為恩主。但若漢王下一步興兵逐韓王(鄭)昌,且不遵項王詔將上黨歸魏,項王必再伐漢。此時既有被漢王當恩主之事,亞父增則不便再阻項王,甚至可能促漢王力伐。項王若聯想到之前勸勿弒義帝卻又撤歸護卒,會不會認為亞父增所言與所為不一且反覆不定?”
忒麻底,這完全是在玩弄人心啊。胡亥想著,這些大謀略家真是太陰險太狡詐了。
“因此,無需讓項王認為亞父增私與漢通,只要認為其不可靠就夠了。”陳平總結性的最後發言。
“同樣道理,”陸賈又插了進來:“對西楚將領的反間方法既是傳謠,也不會讓項王直接撤換龍且、鍾離眛等,只是在項王心中打下一根楔刺,關鍵之時就會有大用。”
胡亥略微頜首,不再說話,望著前方的直道似乎在想什麼。陳平於是向公子嬰一拱手,緩轡讓自己慢慢又退回到後面。
公子嬰又帶馬靠回到皇帝的身邊:“典客之言雖不錯,但也要分人。比如鍾離眛那邊,若彭將軍讓其小小的吃幾個敗仗,比如毀掉部分墩臺,甚至擊敗一兩個屯兵之處的軍卒,則項王的猜忌就會增加,東郡大野澤周邊或許就會換一個將軍。”
“嗯,酈食其的計策不錯。”胡亥轉頭看看公子嬰:“不過也無所謂,對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