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減丁(第2/3 頁)
理睬他。他獨自坐在角落裡許久,有個小太監換菜的時候朝他使個眼色,他心領神會。
皇帝在一處偏殿等他。旁邊有個貼身太監,角落裡坐著個手執筆紙的文官。
太監見他進來,朝文官說道:
“張太史,您該回家了。”
這位張太史應該是傳說中專門給皇帝寫起居注的,他傲然道:
“職責所在,下官不能漏過陛下一言一行。”
皇帝不說話,太監又道:
“夜已深,宮門要落鎖了。”
張太史不理會他,鐵了心不想走。
李四有見皇帝臉色不悅,靈光一閃,說道:
“你如實記下今晚陛下召見過我,記完可以走了。”
“我要記下細節。”
張太史就是不想走。皇帝還是不說話,李四有不再跟他客氣,沉聲說道:
“軍國大事,你有資格知道嗎?”
“張某如何沒有資格?”
“我怕你傳揚出去。”
張太史鄙夷他這個人屠,李四有瞧不慣他們文人所謂的傲骨,兩人不顧在皇帝面前,直接唇槍舌劍毫不客氣。
李四有冷笑道:
“司馬遷曾經給漢武帝作過起居注,他的一部史記,裡面夾雜了多少東西?你是不是也準備以後寫一部野史啊?”
這一下直接懷疑他的操守,但李四有抬出了史官們的老祖宗,張太史無言反駁。
此人終於走了。皇帝似有笑意,揮揮手,貼身太監告退,殿內只剩兩人。
皇帝開口道:“人口。”
看來傳言是真的,皇帝口吃,被首輔萬安教了個辦法:一句話只說兩三個字。
李四有知道問的是自己殿試的考卷。
關於開邊市的利弊,他前面寫的東西並不出奇,屬於老生常談,唯有控制北地人口的論述是前人沒有提到的。他仔細措辭後言道:
“自西晉滅亡後胡虜南侵,始有五胡亂華,南北朝分立,而後北地胡人一直是中原大患。至蒙元時,兩宋亡天下,中原沉淪,遍地胡腥逾八十餘年,本朝太祖起兵淮右,十載奮戰,這才恢復華夏衣冠。“
這開題的引子只是尋常,絲毫不出奇,皇帝皺一皺眉等他下文。
他索性敞開了說道:
“我讀史書,有兩個朝代解決草原邊患的辦法值得深思。一個是唐朝,親近善待胡人,將胡人當作漢人一體對待,對歸化的胡人不可謂不親厚,然而不到百年,這些胡人大多數造反了。
另一個是北方的遼國,他們是遼東胡人起家,深知草原異族的底細,遼國對待草原的辦法就是‘減丁’。史料記載遼國在漠北草原築城,名‘可敦城’,常年在此城駐紮精銳萬人,這些精銳唯一的目的就是控制草原,定期在草原上殺戮減丁。
後來遼國將要為金國所滅,窮途末路,一直到最後決戰的時候,這可敦城的萬餘精銳也沒有動過。可一直到國家滅亡,漠北草原上的胡人也沒有對遼國造成過威脅。
單論控制草原,他們的減丁之策是成功的。”
皇帝深思不語。
他又道:“我大明不一定要學習遼國殺戮減丁,但我們可以學習他們抓住草原上動亂的本源:人口。
草原能養活的人口有限,唐朝懷柔,哪怕在經濟上控制草原,人口滋生後活不下去還是要造反。除非草原人徹底化胡為漢,否則不可一味懷柔。
國朝開邊市,北伐,還有其它的策略,必須抓住要害,一切大的長遠戰略要圍繞控制人口來定。“
大致意思已經說完,他閉口不再言。此時也清楚了皇帝為何不讓外人旁聽,只因這減丁之策有違中原禮教傳統。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皇帝沉思良久,露出微笑,開口說:
“不可對,外人言。”
李四有出宮後,皇帝命太監將他的考卷以蠟油密封入銅盒之中,再以金汁封死銅盒,而後存放在宮中秘處。
太監來傳訊,說萬貴妃等待已久,問皇帝何時去。皇帝揮揮手,自袖中抽出一份奏章放入書房某處,而後去萬貴妃那裡就寢。
書房太監偷偷翻了那奏章,是大同鎮總兵劉印強的奏本,講的是文臣領兵之害,其中提到是秀才李四有所言。太監暗自將奏本記熟,悄悄出門去通報西廠提督太監汪直。
******
按照大明朝的慣例,狀元入翰林院,授七品官,入職之前有三個月的探親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