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朝議,假期(第1/2 頁)
朝議開始。
皇帝照例不說話。首輔萬安出列,先總結國家圍繞南征一役諸般安排,又道滅國之功足以標榜史冊,最後建議將那逆賊黎灝獻俘太廟。
這都是例行操作。禮部侍郎出列問是否給黎灝封個“歸命候”,皇帝在御座上冷笑,萬安立刻道:“此獠罪無可赦,當斬!”
群臣無所謂。可憐黎灝此刻還在天牢中做著萬一能苟活的美夢,殊不知命運已定。
而後正題開始。
張懋獻上書冊,第一頁上擬定十幾個南征功績最大之人。皇帝拿起來看過,頻頻頷首。這名冊早已送入宮中確認過的,自然沒有問題。
這一頁書冊隨即由太監宣讀,百官聽了,也在意料之中,無人提出異議。
左都御史王越出班,朗聲道:“臣提議,功績最大三人,當封爵。”
此言一出,群臣議論紛紛。
李四有知道必然是汪直想封侯,特意囑咐王越如此行事。功績最大的三人,依照順序是張懋,李四有,汪直。是以王越提議至少要封三人。
如此滅國巨功封三個高階爵位理所應當。首輔萬安對此早有準備,一個眼色丟過去,禮部尚書出班,言道:“臣附議。只是張帥已是世襲罔替的一等國公,封無可封。臣請當殿議論處理方案。”
張懋捻鬚微笑,清咳一聲,許多世襲勳貴跳出來大叫道:“這事簡單,可以給張家老二封爵。”
武勳們說話不愛文縐縐,說的直白,意思是以後由張懋長子繼承原本爵位,再給他二兒子封爵另立門戶。
禮部尚書道:“如此,按照慣例,所封爵位要降三等。”
降三等,原本封一等公的,要改成一等侯。這老規矩無人反對,於是議論重點化為張懋的功績要封多高的爵合適。
諸般勢力開始在朝堂上角力。
李四有默不作聲,冷眼旁觀倒是看得清楚。
一眾武勳支援封張懋次子為一等侯,世襲罔替;文官們大多數支援一等侯,絕不同意世襲罔替。有趣的是王越等人支援武勳的提案。顯然汪直已和張懋私下達成某種交易。
文官說,自開國後不可再封世襲罔替的爵位;武勳道,滅大國之功必須破例。
雙方爭執不下,最後皇帝表態,太監代傳口諭:封張懋次子為三等安國侯,世襲罔替。
武勳們爭到了世襲罔替,文官們打壓下去兩級爵位等級,看起來都有收穫。李四有望向張懋那邊,看樣子張懋挺滿意。他醒悟:必然又是皇帝早早內定,特意唆使武勳抬價,等文臣打壓的。
隨後是李四有和汪直二人的爵位。
李四有心中對爵位有否,爵位大小絲毫不在意。待他所行的驚天大事成功,要什麼的樣的爵位沒有?
王越等“閹黨”分外賣力,他們必須把李四有爵位推高,才能讓功績第三的汪直爵位更高。
看他們竭力與萬安一黨交鋒,李四有如同看戲,卻又不好表現過於明顯,畢竟人家替他爭取利益呢。
他便板著臉,不時朝王越等人報以期待的眼神,意思是:諸君請努力,我看好你們!
爭到後來,卻是帝黨首腦劉珝開口打破僵局:給李四有定一等伯,汪直二等伯。顯然不可能世襲罔替。
給汪直定的爵號,宣化伯,顯然跟他力戰宣化城有關。
李四有的爵號不好定,按理該定為升龍伯,但這升龍二字太犯忌諱,最後改為平南伯。
其他有大功者多為武勳,只是將爵位提升,偶有無爵位的,另行封了小爵。唯有一人大大出乎李四有的意料。
那位安南叛臣陳嘉言居然也封爵了,封的還是三等歸明伯。
隨著金瓜武士高聲傳喚,陳嘉言入得大殿,戰戰兢兢朝皇帝三跪九叩,當著殿中眾人的淚如雨下,口中更說出無數有幸得瞻天顏,得沐天恩的話來。
言語誠摯,如天涯遊子終於歸家,如果不是個男子,直令人聯想起文姬歸漢。
李四有自那日在安南與陳嘉言密談後,一直放任不管。錦衣衛曾報告陳嘉言被那位禮部林侍郎帶走,他表示知道了。
今日封爵的事,顯然是萬安一系的文官給陳嘉言許下的好處,他們拉攏陳嘉言這個安南叛臣,大約是想側擊李四有或者汪直吧。
李四有望一眼萬安,此君老神在在,文官中有一人十分得意,正是那位南下的林侍郎。
定完功臣封爵事宜,接下來議論官位升遷。
這下子文臣們更加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