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實踐(第2/2 頁)
吼聲在場中迴盪,下面許多社員憋得臉通紅,也有人不動聲色。但最後一問,他們全體必須回答。
“行!老子堂堂正正做人,老子不賤!”
“不貪,誰敢貪,老子打死他!”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場中的社員熱烈表態,李四有也只能滿意了。
“今年秋收,是你們第一次考試。散會!”
靜虛道長是個閒不住的,他跟著李四有來看熱鬧,等散會後,他憂心忡忡給李四有提醒:“人心難測,這兩年洪興社沒以前單純了,你要當心。”
“我想不出辦法,您有啥高招?”在李四有心中,靜虛道長長於務實,堪稱道門劉伯溫,他指望靜虛道長再給他支個高招。
“我也沒辦法。”道長感慨,“人少了怎麼都好管,人一多起來,洪武皇帝都沒招,我們能怎麼辦?小小的洪興社好比中原天下,上下幾千年,真有治貪的好辦法,前人早就想到了。”
兩人一路往玉泉院走,一路唉聲嘆氣,忽然李四有想起了一事。
“當年守拙老道長教我道理,曾經對我說:先賢一句話就蓋過了儒家滿車滿屋的典籍。”
“我當時不到10歲,隨口搶答:倉廩實而知禮節。”
“老道長曰:大善!”
李四有說到這裡停下腳步,靜虛道長也停下腳步。兩人對視,忽然都笑了。
道長說:“難,極難。”
李四有說:“儒家做不到,我們道家呢?”
道長說:“道家唯一有希望做到的,只有我們全真一系,求真功,求真行。但希望渺茫。”
李四有沉思,忽然笑道:“不管儒家和我們道家有沒有希望,佛家肯定不能指望。”
道長聞言失笑:“那種坐享其成的教義,不提也罷。”繼而唱了句古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李四有被道長激發出胸中豪情,大聲問道:“這次南下東南海外,道長您親自去嗎?”
“為何不去?”靜虛道長放聲大笑,“道門出海第一人,必是我全真一脈,必是我靜虛!”
李四有大喜。
“道長您親自去,我最放心。回頭我給你個單子,上面是我在東南安排的人手。隨您調遣!”
洪興社選拔的骨幹悄無聲息地滲入大明東南西北各處皇莊,教莊子裡的孩子們“玉泉院版3000字”,偷偷在當地發展社員,準備在各地紮下根基。
東廠西廠錦衣衛默默睜大眼睛盯著他們,然而朝廷裡的文官們全然不知。皇帝怎麼折騰皇莊,只要鬧不出命案,關他們屁事。
成化皇帝這次給李四有放了這麼大的產業權力,雖然是被現實逼迫,卻也在心中隱約有想法。能一勞永逸治好貪汙,這是每一個皇帝的終極夢想。
先看看今年秋收,洪興社搞不好,就給它一刀切死吧。不是自家的奴才,不心疼。
但這個李四有不能再放在華陰縣了,必須挪到京城來放在眼皮底下。
此刻,成化皇帝的心思跟幾年前的趙千乘很類似:將坐地虎李四有來個調虎離山。
隨後,一道聖旨飛入華陰:李四有起復,入京聽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