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 > 第55章 救與不救

第55章 救與不救(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孫策從歷陽東渡之後,就在牛渚大敗劉繇的部下張英,跟劉繇的大軍在零陵城對峙。

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場戰鬥中太史慈一度跟孫策打成平手,但是周瑜卻趁著雙方大戰之際,在內應的幫助下領軍襲取了曲阿。

劉繇任揚州刺史時駐地本來在壽春,後來卻被袁術趕到了曲阿。

現在得知自家再一次失了基業,不禁又驚又怒。

他原本跟太史慈商量好一起去秣陵,並且讓部將笮(zé)融的軍馬來接應。

誰知道孫策卻果斷出擊,在當天晚上劫營,兵分五路,長驅大進。

太史慈獨力難當,只好引十數騎連夜來到了涇縣。

之後劉繇跟笮融還想去取牛渚,結果被孫策大軍趕上,雙方正面大戰一場。

劉繇大敗,人馬大半投降,孫策斬首級萬餘。

不單如此,因為他在戰場上挾死一將,喝死一將,還得了一個“小霸王”的綽號。

那場大戰之後,劉繇就帶著笮融走豫章去投劉表。

孫策則是領兵又攻下了秣陵,劉繇的部將張英也死在亂軍當中。

太史慈到涇川以後屯兵立府,招募兵馬,想著要替劉繇報仇。

正巧這個時候張繡圍舒城、破皖城,拔居巢,在皖城新設廬江郡,在和原廬江太守劉勳對峙的訊息傳到了江東。

太史慈一合計,既然大家都在對付袁術,為什麼不能向張繡求援呢?

當初他在北海就幹過向劉備請援去幫孔融的事情,對於這種事情熟練得很。

說幹就幹,趁孫策還在秣陵安輯居民,一路向西來找張繡。

說到這裡,太史慈重重朝張繡一抱拳:“張將軍,你先前就跟那孫策多有交手,還望你能出兵相助!”

等太史慈說完這一切,廳中眾人皆沉默不語。

張繡也不說話,是需要給時間讓他們好好消化一下。

孫策很猛。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假如沒有自己,孫策會在這短短的幾年平定江東,成為一方霸主。

但由太史慈親口說出來,張繡不得不感慨這個階段的孫策還真是天命所歸。

這都還沒過江呢,兵力就增加了近一倍。

常言道小卒過河就是車,孫策這一渡江就像是過了河的小卒,化身為車以後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別看劉繇沒打贏袁術,被他從壽春趕到了曲阿。

但要這個階段的袁術兵多糧足,只看賬面實力甚至還要在袁紹之上。

所以劉繇被袁術打跑一點都不丟人。

可是從太史慈的描述來看,劉繇幾乎還沒有對孫策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就已經被孫策給推平了。

劉繇好歹是名正言順的揚州刺史,一方諸侯,實力一點都不弱。

最讓張繡無語的就是聽太史慈說仗還沒打,或者剛打到一半的時候,動不動就有人跳出來,對著孫策高叫一聲兄長,納頭便拜。

周瑜、蔣欽、周泰、陳武等人,都是這樣投了孫策。

周瑜也就算了,他少年時就跟孫策交好,又跟孫策同歲,早早就結為昆仲。

其他人還真就是一聽到孫策的名字,就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冒了出來投奔他。

這讓張繡一度懷疑孫策是不是拿了宋江的劇本。

按照太史慈的說法,蔣欽和周泰本來在洋子江中劫掠為生,一聽孫策能招賢納士,立馬就帶著三百多人來投奔。

張英跟孫策在牛渚作戰的時候,就是他們兩人繞到張英軍寨後放火背刺。

周瑜領兵偷襲曲阿的時候,又是陳武當了內應,才讓他羸得那麼輕鬆。

這四個人張繡都聽過,屬於在史書上留過名的那種。

尤其是周瑜。

一代儒將,文武雙全,赤壁一戰揚名天下,是這個時代水戰保三爭一的存在。

因為他跟孫策的關係,張繡從來沒想過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

至於蔣欽、周泰、陳武等人,他雖然眼饞,卻是鞭長莫及,有心無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個一個投奔孫策。

感慨結束,張繡覺得時間也差不多了,便轉向禰衡,“正平,你怎麼看?”

跟了張繡這麼久,禰衡終於也像賈詡一樣習慣了張繡這種提問方式,早早就準備好,聞言便開口道:

“主公,孫氏一族世代在吳地為官,其父孫堅歷任三縣縣丞,所到之處,甚有聲望,官吏百姓親近順服。

目錄
快穿之年代旅行記末世追妻攻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