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 > 第65章 太史慈絕無二心

第65章 太史慈絕無二心(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自從跟周瑜談判破裂以後,張繡就跟孫策就卯上了。

雙方圍繞著涇縣,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攻防戰。

一開始是孫策想要東進,返回丹陽,張繡不讓。

但是打著打著就亂了。

到最後就連雙方將領都混熟了。

反正張繡手底下能打的來來回回就那四個人。

孫策手下一眾將領都跟甘寧、太史慈、趙凡、王虎交過手。

結果交戰雙方驚訝地發現,趙凡這個當初跟著太史慈的騎卒竟然有著不輸於太史慈的戰鬥力。

孫策那邊倒還好些。

想當初神亭一戰,孫策領十二騎對上太史慈和趙凡。

孫策去追太史慈,兩人大戰五十餘合,劉繇援軍才趕到。

在這期間,就是趙凡以一己之力擋住了程普等十二人。

雖然說他拼鬥多回,最終不敵逃回城中,但正是他引著劉繇援軍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太史慈和孫策。

至於十二騎則是追至城下折返救主。

雙方在神亭嶺下和以劉繇、太史慈為首的一千餘人一場大戰,結果人人以一當百,個個全身而退。

所以此刻見到趙凡如此威猛,倒也沒有太大驚訝。

張繡這邊就不同了。

就連太史慈自己都不知道趙凡這麼有本事。

儘管這一路上趙凡都跟著他,但此人不顯山,不露水,實在是太過低調。

太史慈當初之所以帶著趙凡去廬江,更多的是因為當初只有他願意相信自己,而不是因為知道他戰鬥力爆表。

他這個跟趙凡朝夕相處的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張繡和甘寧了。

特別是張繡。

他思來想去,還是沒能搞清楚趙凡這個人究竟是誰。

但……管他呢!

趙凡是跟太史慈一個級別的武將,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至於這位曲阿小將如此威猛,為什麼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張繡也已經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一方面是劉繇不識貨。

只看太史慈這樣猛將在劉繇帳下的待遇就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就是趙凡這個人的性格如此。

他淡薄名利,既然劉繇不用他,那正好躺平划水。

但如今遇到自己這樣明主,他自然變得精神煥發了。

儘管這麼想似乎是有些不要臉,但張繡思來想去,發現這還真是最接近事實的猜想了。

這個意外之喜也讓張繡跟孫策的僵持戰變得更加遊刃有餘。

不過雙方始終只是鬥將,至多是小股部隊作戰。

在張繡和孫策兩人的有意約束下,雙方並沒有爆發大的戰役。

所以除了精神上比較疲憊,雙方損失並不大。

“張博超到底想幹什麼?把我們拖在這裡對他有什麼好處?”

又是一天的武將戰結束,孫策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說在江夏城那次兩人是互有默契的極限拉扯,那麼這次他就是單方面被孫策扯麻了。

“他似乎並不擔心後方被襲?”

周瑜之前被張繡氣得夠嗆,不過這兩天也回過味來,“其中必有蹊蹺。”

“主公可於明日以談判為由邀張繡相見,設伏殺之”,張昭捻鬚一笑,“彼時劉勳出兵,張繡軍必將不戰自退。”

聽到張昭又一次這麼說,孫策終於忍不住了。

“劉勳,小人也”,他對著張昭說道,“似張博超此等人物才可稱為吾之對手。”

張昭並不反對孫策的意見,點頭道,“正因如此,才更應留劉勳而除張繡。

假以時日,主公只需偽與勳好盟,遣使卑辭厚幣,其必喜之。

彼時主公便乘虛而襲之,則勳後不能獨守,退無所歸。”

孫策默然。

理智告訴自己,張昭說得沒錯。

可讓他真像張昭說的那樣去設計殺害張繡,他依舊無法下手。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封六百里加急書信送到。

孫策展開一看,頓時大喜過望。

“劉勳已於三日前起兵,直攻居巢!”

“終於肯出兵了嗎?我等的花兒都謝了。”

與此同時,張繡也收到了魏延從居巢送來的訊息。

也許是他在這邊鬧出來的動靜太大,也許是孫策的那封信起了作用,也許是二者皆有……總之,劉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