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漢室衰亡之因竟是……(第1/2 頁)
第244章 漢室衰亡之因竟是……
東漢末年,出身地方豪族的儒教官僚階層人數不斷增加,內部隨即出現了分化。
其中一批在繼承權力和財富的同時發展成了世襲的門閥貴族。
他們放棄了自己一開始的立場,選擇和外戚、宦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妥協。
另一部分則是不忘初心,堅持儒教的理想主義,對政治進行批判。
他們被排除出了權力的中樞,逐漸發展成一種類似在野黨性質的存在。
這,便是賈詡先前所說的清流勢力。
在這些人當中更是出現了一部分潛在的反體制勢力。
正是由於這股勢力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漲,最終導致如今的漢朝落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至於漢王朝的崩潰,正是從出身四世三公的官僚豪族袁紹對掌握實權的宦官勢力動手開始。
這也是賈詡對張繡給出的答案。
“所以文和以為亂漢者乃袁紹也?”
“是也不是。”
“何解?”
“漢之亂,始於外戚專權、宦官跋扈、黨錮之禍、黃巾之亂、廢史立牧等諸多事宜。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將漢室衰弱之責全部歸咎於袁紹其人,實為不智之舉。”
諸葛亮也開口道:“文和先生所言極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靈帝賣官鬻(yu)爵,寵信十常侍,致使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
狼心狗禽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看著少年諸葛亮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張繡也是頗為感慨。
這就是諸葛亮。
哪怕比起歷史上早出山了十年,依舊不改本色。
得虧自己把他提前挖了過來。
不然等到他被劉備招募了,自己還真是不忍心與之為敵啊。
“此事文和與孔明已經說得清楚了,只是……二位不提天災?”
“天災?”
“天災?”
賈詡和諸葛亮對望一眼,有些不太明白張繡的意思。
在他們看來,如今這種情況,天災顯然不是主因,人禍才是。
只看兩人的表情,張繡就猜到了他們的想法,畢竟自己曾經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正如同不能把東漢滅亡的鍋甩給袁紹一個人,把漢朝衰亡的原因全砸到人的身上也是不對的。
他嘆了口氣,從一旁拿過一卷竹簡,徐徐說道:
“這是我最近整理出來的一些資料,文和與孔明不妨一聽:
光和七年,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賦稅不減,民不聊生,而有黃巾起義。
光和六年,夏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位二十餘里,五原山岸崩。
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四月旱。
光和三年秋,酒泉地震。
光和二年春大疫,三月京兆地震。
熹平六年,四月大旱,七州蝗,十月京師地震。
熹平三年四月,國七大水,六月弘農、三輔螟。
……
僅熹平三年到光和七年,短短十年之間,各種天災接踵而至,小災更是不計其數,地震之頻繁程度歷史罕見。
大規模旱災亦是數量極多,且大旱之後便是蝗災,短短十數年,蝗災北方有記載者便有五次之多,最嚴重者甚至蔓延至長江以北的整個中原。”
張繡合上竹簡,對面色凝重的賈詡和諸葛亮說道,“當然,我並非要為人禍開脫,只是如此天災,的確世所罕見。
倘若有朝一日漢室將亡,此亦為原因之一也。”
張繡把漢室將亡這話都說了出來,可以說是十分大逆不道了。
然而賈詡和諸葛亮在聽到以後卻是毫無反應,兩人皆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們縱然都是這個時代的頂尖人物,然而畢竟還是被歷史限制住了眼界。
東漢之所以會滅亡,除了他們方才所說的那些出自於“人”的原因之外,天災絕對是不能被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穿越之前,這個自然現象被稱為小冰河期。
張繡在穿越前出於興趣,專門瞭解過這一方面的內容,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場。
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小冰河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不僅僅是統治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