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遷移漢中(十一)(第1/2 頁)
楊懷和高沛,二人爭得先鋒之職,知道漢中無甚大將,自恃武功,立功心切。等不得後面的嚴顏大軍趕到,便率大軍,一路疾行,趕至寧強關口。見寧強關口防守嚴密,知道不可強攻,便離城十里,選了一有水源的開闊處,立下了營寨。
第二天一早,楊懷,高沛便率領大軍,前來寧強關下挑戰。徐晃早就派出了斥候,探知楊沛,高沛之後百十里內沒有援軍。當即開啟關門,率眾出戰。
兩軍陣前,楊懷率先縱馬殺出,大呼:“敵將可敢前來受死?”
胡才一聽,心裡火冒三丈。縱馬挺槍,大聲高叫:“胡某前來取汝性命!”
兩馬相交,刀槍並舉,兩人便在兩軍陣前廝殺起來。楊懷人高馬大,力大無窮。胡才雖然相對瘦弱矮小,但勝在身手敏捷。
二十苦鬥三十餘合,仍不分伯仲。高沛也心急了,吩咐副將,做好防守,自己也挺槍來鬥。
口頭大喊:“蜀中大將高沛在此,誰來敵我?”
楊奉一見,欲揮刀上前迎戰,徐晃卻勸阻說:“將軍且慢,待吾上前,斬殺此二賊,將軍可揮軍破敵!”
言罷,倒提大斧,緩緩縱馬,徐徐加速,待到高沛身前,馬速恰好到達高速。徐晃也不答話,只要宣花大斧,迎頭便剁向高沛。
高沛正在耀武揚威之時,冷不防徐晃不講武德,話也不答,迎頭便是一斧。
慌忙間,舉槍格擋。雖知徐晃一斧足有千釣之力,哪裡擋得住。“喀嚓”的一聲巨響過後,高沛槍身便被一斧砍斷,利斧順勢而下,深深嵌入高沛肩頭。
“哎喲”高沛慘叫一聲,跌下馬來。徐晃看也不看,只把大斧一掃。高沛巨大的身軀,便被拍飛在十米開外,落地之後,聲息全無。估計是凶多吉少了。
楊杯一見,亡魂皆冒,調轉馬頭,欲往陣中逃去。
高速騎在馬上的徐晃,哪裡容他逃脫,一拔馬繩,便朝楊懷急馳而去。
楊懷還未逃出十步,便被徐晃趕上。攔腰便是一斧。楊懷偌大的的身軀,一分為二,先後摔落馬下。
蜀軍士卒,何曾見過如此暴力的場面?幾乎人人兩股顫顫,瞠目結舌,不敢亂動。
楊奉知曉徐晃武功高到何等程度,率先回個神來,大喊一聲:“全軍殺敵”,揮軍衝殺向前。漢中軍見徐晃英雄,各個像打了雞血,奮勇爭先殺敵。
巴蜀大軍,失了兩位主將,再無戰心。兩軍剛一接觸,便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漢中大軍,狂追三十餘里,才收兵回營。
漢中軍殺敵8000人,收降近人,竄入山中,逃出生天者,十不足一。
此役過後,巴蜀震動。蜀軍遲遲未敢有新的攻擊行動。
恰好此時,漢中使者到達成都。使者未先去見張魯,只是攜帶重禮,拜訪了蜀中別駕張松。並呈上陶響親筆信。
信中,陶響執禮甚恭,言蜀中有大才,必然是張子喬也。
張松看完信,渾身舒坦。哈哈大笑,言道:“陶浩宇懂我也!”
第二天,劉璋召見漢中使者,使者呈上張魯的親筆信。張魯在信中說,漢中,巴蜀原本一家。但經常有小人,在兩家之間挑撥離間,致使兄弟相殘。漢中經曹軍偷襲,痛定思痛,決定與巴蜀重修舊好,永不相侵。
這時,曹軍在上庸全軍覆沒的訊息已傳至成都。加上力主對漢中作戰的楊懷,高沛已死。本就對聯合曹軍,進攻漢中不滿的嚴顏,張任等將,更說徵漢中山高路遠,勞民傷財,徒勞無功,不如罷戰。
也有少數將領,平時楊懷,高沛二人交好,如冷苞,吳蘭,鄧賢等人,高聲嚷嚷,要為楊懷,高沛報仇雪恨。
劉璋聽得頭大如鬥,不知如何決策。偏一扭頭,見別駕張松默默地站立一旁,好似堂內爭吵與他無關。心中好奇,平常口若懸河的張松為何此時悶不作聲。
劉璋擺了擺手,示意眾人住嘴。召張松上前,問張松有何建議。
張松這才緩緩踱步,行至劉璋跟前,道:“主公,此事如晴空之月,清晰可見,還有什麼可爭議的?”
劉璋不解,問何出此言?
張松不答,反問劉璋:“主公,臥蹋之畔,你希望是一隻綿羊還是一頭餓虎?”
劉璋答道,當然希望是一頭綿羊,否則豈不寢食難安嗎?
張松灑然一笑,句句鏗鏘道:“曹孟德者,餓虎也。許子將早有所云,此子盛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也!狼子野心,不知厭足也。
張魯與之相比,乃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