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盧象升的妙計(第1/2 頁)
十分鐘就是六十發炮彈,現在韓六調集了五十門這樣小口徑的後膛炮。
十分鐘可以打出三千發炮彈,相當於在城頭附近扔上萬枚手雷了。
不過上千車的炮彈,只能打一個半小時而已。
所以就算有上千馬車的炮彈,也不可能讓韓六放開手腳打。
這些炮彈運送可是半月一趟,需要多少的量要提前半個月上報。
其實現在已經有新的兩批火炮已經在運來的路上,只不過從京師運送過來,最少需要一個月時間。
“砰砰砰——”
一發發的炮彈從陣地發射出去,直接將城牆前後五六十米區域覆蓋。
五斤重的高爆彈,殺傷範圍在二三十米左右,所以只要落到城牆上,就能將一小段城牆給覆蓋住。
上面的守城官兵基本不可能存活下來,就算躲在城垛後面也沒用。
不過想要將城牆轟塌下來的話,那需要將一百四十四口徑艦隊後膛調集過來。
不過那些大炮重量都是幾千斤,如果韓六需要的話,調集過來也是沒有問題,但需要等待不少的時間。
這次,韓六並沒有讓馬克沁重機槍加入其中射擊。
經過新野一戰後,韓六認為馬克沁重機槍加後膛速射炮同時發射,會造成火力過剩,造成浪費彈藥的情況。
畢竟半個月只有一千車的炮彈運送過來,平均每天算下來下來,其實只能射滿六分鐘而已。
如果是飽和度高的射擊,可能就三分鐘而已。
說到底,還是物資運送量的不足,造成就算有先進武器也無法放開來打的局面。
現在都是一千車規模的運送,過程要跟著五千人馬護送。
一月需要出發車四隊才能保證韓六需求的彈藥補給。
一隊五千人,那就是相當兩萬人在給韓六送彈藥補給。
如果韓六想要敞開的使用火炮的話,那至少要十萬人連續不斷地往前方運送火炮。
這樣的代價實在太過高昂,還不如派出十萬大軍去攻城來的划算。
當然,如果韓熙親自前來,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要是韓熙親自督戰,那炮火可以從白天打到黑夜,連打三天三夜都不是問題。
或者鐵路修建完成,一輛蒸汽火車就能將這個相當麻煩的事情給解決掉。
一節火車載重在六十噸,就相當上百輛馬車。
而且蒸汽火車還不用吃草料和休息,速度比馬車還要快很多。
不過現在鐵路建設進度相當緩慢,可能是因為剛剛開始,都沒有什麼施工經驗。
等熟練後,可能就會快起來了。
經過十分鐘的炮轟,城頭上沒有多少官兵倖免,就算是在城牆後面準備城防工具的幫工都被炸的潰散。
鎮南軍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佔領了樊城第二道城門。
城門吊橋被放下,一車車的物資往裡面運送。
樊城內並不是街道和小巷,還能看到不少的農田,街道小巷也只是在一小片區域而已。
樊城一道城門淪陷,襄陽上下大震,這未免太快了。
畢竟鎮南軍過來也沒有四五天的功夫,加上對沿路關口的掃蕩,這破城的速度快的驚人。
襄陽城內的商戶們收到訊息後,瞬間變成熱鍋上的螞蚱,不少人都是連夜出城,將珍貴的財產運送到別的地方。
城內也有不少官員開始將家屬往南遷移,到時鎮南軍真的破城,自己獨自一人也更好脫身什麼。
相比南明朝廷的自信,臨近戰場的官員和商賈們對現在的戰場還是認知最清醒的那批人。
這些人知道南明朝廷和北朝打仗就沒有贏過,這如何能讓人對軍隊自信起來。
坐鎮在襄陽城的陳奇瑜遇到這種情況。
馬上就是派人勸說,讓那些跑去郊外的富豪和鄉紳趕緊回城。
總督陳奇瑜親自派人下去勸說,那些商賈富豪有什麼辦法,只能乖乖的跑回城內。
而陳奇瑜也是著急的讓哨兵送信到鄧州,讓盧象升趕緊回援一下。
陳奇瑜都忘記了,襄陽城內可是有著十萬大軍,頗有點自亂陣腳的意思。
看到襄陽城在短短一天時間,連發三四道公函過來。
弄得鄧州城的盧象升都有著急起來。
盧象升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最後還是很快的冷靜下來。
“這次過來的主將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