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遼鎮遷徙的百姓(第1/2 頁)
另一邊,從遼鎮被驅趕出來的百姓可謂好不悽慘,要知道,現在可是冬天,天空飄著雪花。
夜裡溫度可是零下七八度,甚至可能更低。
這種天氣被驅趕出土房,那和要人死沒有區別。
所以,在路上有很多人都是偷偷跑回遼鎮,這幾萬人拖家帶口的隊伍拖的有十幾里路,沿途不可能都有官兵看守,逃跑起來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當然,這也就是碰到韓家軍三個編外的遊擊將軍才如此鬆散,要是韓熙過來組織遷徙,那是一個都跑不了。
鞍山驛,此時最先啟程的遼鎮百姓已經到這裡,再沿著官道走上三十多公里,便能到達海州衛。
如果換做軍隊,三十公里一天就能趕到,以韓家軍的拉練標準那就是半天時間的路程。
但這些百姓遷徙起來速度十分慢,一天也就走個十公里左右。
所以,這最前頭的隊伍還要三天時間才能到海州衛。
此時是黑夜,冷風攜帶雪花“呼呼”的吹,所有人都是緊緊縮在一起,這種天氣在野外待一夜那真是難以想象的苦。
一不小心,就長眠於此,天人永隔。
這打仗打到最後,苦的還是這些老百姓。
“爹,二伯他們說今夜就跑回去遼鎮,問我們要不要一起。”一箇中年漢子問一個老漢道。
老漢抽緊了身上的單衣嘆息道:“遼鎮裡的糧食都被那群天殺的官兵拿走,這大冬天的回去等死麼,只有接著走,才有活路。”
留守在遼鎮的官兵按照韓熙的命令,遇到那些不願意離開的,不要傷害,將他們的糧食全部拿走分給那些願意離開的人。
雖然還會有一些糧食被藏起來,但留下來的人想靠那點糧食熬過這個寒冬,顯然有點困難。
所以,大部分的遼民都被迫遷徙起來,那幾位遊擊將軍都是兵痞,可不和你講道理。
要不是韓熙派了幾個書記官過去做監軍,那些不願意離開的,全都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幾個遊擊將軍那是真不吃牛肉。
現在遼東這麼亂,說你是細作,那殺了也白殺。
“爹,去到海州衛,沒有房子,這大冬天的一家子怎麼熬過去啊。”中年大漢開口道。
中年大漢說的也是理,冬天沒有一房子,是很難熬過去的。
老漢此時也十分糾結,一邊是沒有糧食的日子,一邊是沒有房子的日子,兩頭都難。
“我聽說那韓總兵是個善人,不會不管我們的。”老漢最終還是選擇去海州衛。
“唉!這世道,哪有好官。”
中年男子無奈嘆息一聲,這個家最終當家做主的還是老爺子,他也不能獨自帶著妻兒離開。
一夜時間過去,鞍山驛的遼民聽到銅鑼聲,便開始收拾,準備上路,路邊能看到低聲哭泣的人。
看樣子,定然是有家裡人沒熬過夜,凍死了。
這些凍死的人官兵會發一張席子,讓將屍體捲起來,到時屍體會被集中處理。
“看到沒。這韓總兵是個好官,人死了,都發一張新的竹蓆。”老漢對著自家兒子說道。
中年漢子聽後也是點頭說道:“希望過去後,韓總兵能給我們安排一間房子。”
這年頭,官老爺都是想方設法的從百姓身上壓榨錢財糧食,怎麼會在百姓身上花費一文錢。
這些新席子,一張少說五十文,可不便宜。
似乎是看到希望,老漢走起路來也快了幾分,三天的路兩天就走完了。
老漢成為第一戶從遼鎮遷徙到海州衛的人。
當到了海州衛,城池五里外地時,已經能模糊的看到海州衛城池的外輪廓。
而在這冰天雪地的大冷天,官道兩邊搭建了上百個油布棚子。
每個棚子下,都是冒著熱氣的大鍋,隔著老遠就能聞到香味。
“遼鎮那邊過來的?”一個穿著儒衫的文人開口問道,這個年紀輕輕就學中年人留了兩邊鬍子,給人感覺十分老成。
估計是聽說過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俗語。
老漢看到對面是一位書生,馬上變得恭敬起來,客客氣氣的說道:“是,我們是聽從總兵的話,從遼鎮那邊趕過來的。”
“那過來坐下吧,吃口稀飯,順便登記下戶籍。”青年文人招手說道。
這批年輕的文人都是從山東招過來窮苦潦倒,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都在試用期,最終只會錄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