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佈局(1)(第2/3 頁)
卿、餘玠、範鍾,咱們走上一段。”
趙竑和崔與之幾人走開,遠遠避開了眾大臣。
君臣三人向前,趙竑不動聲色,崔與之心裡暗暗盤算。
四川推行新政,事到如今,他能說不嗎?
那些場邊的四川士大夫們,恐怕已經把他視為趙竑的馬前卒了。
趙竑慢慢向前,徐徐說道:
“崔卿,朕不會讓你獨木難支,朕已經調了大批官員入蜀,協助你推行新政,你只管坐鎮四川,主持大局。範鍾會替你打頭陣,崔卿會省心很多。”
崔與之到了四川,投石問路,似乎沒有開啟四川的局面,看來所遇到的壓力不小。
四川士大夫的能量,果然非同一般。
“範卿,推行新政,時不我待。四川馬上就有大動作,你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趙竑叮囑著心腹愛將,溫聲細語。
範鍾官聲清廉,趙竑倒是放心。
“臣遵旨!”
範鍾領旨,心頭暗暗吃驚。
皇帝這話裡的意思,是要他幫著崔與之,推行新政嗎?
“崔卿無需擔心,四川士大夫鐵板一塊,這種局面,很快就會煙消雲散了。”
趙竑微微一笑,崔與之心頭惕然,目光不由自主看向場邊那一群四川大員身上。
四川和江南東路一樣,要推行新法,必會清理一切障礙和牛鬼蛇神。範鍾來到四川,明察暗訪,肯定收穫頗豐。
皇帝此話,絕不是信口開河。看來,場邊不少四川官員要遭殃。
而四川,恐怕也要掀起一場官場風暴了。
“崔卿,此次隨朕入川的幹吏,都留在成都府等候任用。他們都是有經驗的精兵強將,崔卿回到成都,可以委以重用。”
果然,趙竑鎮定自若,確實早有安排。
“崔卿,你先和眾大臣下去歇著,稍後朕自會傳喚。”
趙竑溫聲說道,崔與之心事重重離開,餘玠和範鍾跟著上來。
“陛下,聽聞你在金陵講武堂見了西夏使者,如今又君臨邊地。臣斗膽問一句,陛下是不是要發兵救夏?”
餘玠忍不住,輕聲問了起來。
金陵講武堂時,趙竑只是說要早做打算,加強蜀口防禦,並沒有說要發兵救夏。
看來,趙竑又改變主意了。
“餘玠,你說的沒錯。若是讓你率部去救援西夏,你敢去嗎?”
趙竑看著餘玠,目光灼灼。
敢和蒙軍硬扛的猛將,守城自然難不倒他。
“陛下,世人都說韃靼鐵騎縱橫天下,堅不可摧。臣願率兵,好好地和他們鬥一鬥,長長我大宋的威風!”
果然,餘玠面色泛紅,抱拳請命。
“餘玠,此去兇險,有可能有去無回,你,敢去嗎?”
增援西夏,這是去異國他鄉作戰,任何可能都會發生。他要做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增援將士和西夏同歸於盡。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按照他對歷史的瞭解,這應該不可能發生。
西夏自己獨立支撐,都可以守到炎炎夏日。他派一萬攜帶火器的精兵,不會更差吧。
“陛下,臣身為大宋軍人,只知道精忠報國,殺身成仁,不怕什麼有去無回。若是兵敗,臣就用“軍人魂”自盡,絕不會給大宋丟臉,決不讓陛下蒙羞!”
餘玠的話,讓趙竑輕輕點了點頭。
歷史上證明過自己的名將,絕不會讓他人失望。
“餘玠,朕思前想後,上萬人太過倉促,五千似乎太少。你在利州大營挑選將士,為境外作戰所備,人數為萬人左右,會使火器者和老兵優先。到時利州兵器製造分司生產出來的所有火器,都歸你呼叫。”
趙竑看著餘玠,傲然一笑。
“你也不用擔心,到時候若是軍事危急,朕自會率大軍營救。將士在外為國流血犧牲,朕又怎會做縮頭烏龜,窩窩囊囊!”
相對於利州西路和金境接壤,直面戰事,利州東路因為有秦嶺要塞,要靠後、偏離邊境一些,讓餘玠領兵去西夏,似乎無傷大雅,是個不錯的選擇。
“臣謹遵陛下教誨,臣必會鞠躬盡瘁,為陛下分憂!”
餘玠抱拳,單膝跪下,肅拜一禮。
皇帝肯定會到時候接應增援西夏的將士,這毋庸置疑。跟著這樣的皇帝,死也值了。
範鍾暗暗心驚,無所畏懼的驕兵悍將,再加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