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穿越南宋當皇帝 > 第116章 示威

第116章 示威(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朱標重生改寫大明歷史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火影之秋道長風JOJO:喬舟的奇妙冒險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我打羅馬?真的假的?斬神:藍染模板,我將立於天上!娘子別怕,夫君助你成神水滸:我武大郎,反了!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廢柴趣妻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幻界逆途之王者歸來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白話三俠五義戰國之燕歌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

大宋興慶三年,二月初,臨安城,皇宮。

南門外,禁軍持槍肅立,即便是面對宮門前群情洶湧的太學生和士民,任憑他們哭喊叫囂,也是紋絲不動,如雕塑一般。

自從金陵講武堂創立以來,皇帝常年在外,一年中有大半時間不回臨安城,這臨安皇宮便顯得冷清了許多。這次從年前四月底一直到二月出頭,皇帝大部分時間待在臨安,倒是極為的罕見。

創立水師學堂,金陵講武堂和金陵大學堂,編練新軍、推行新政、巡視邊軍,登基兩年多以來,皇帝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操,在趙竑的大刀闊斧和鐵腕治政下,都是有條不紊地推了下去。

自興慶二年春夏以來,關於大宋派兵入夏,欲與韃靼開戰的訊息不脛而走,以至於臨安城沸沸揚揚,更有報添油加醋,臨安城人心惶惶。

按照報上的訊息,朝野上下誰都知道,皇帝似乎又要離開臨安城,出外巡行了。

而這個“巡斜,就是去四川領兵北上,對韃靼用兵了。

妄動刀兵,擅啟邊釁不,還一串串離經叛道的暴政,朝野議論紛紛,人人難以心安。

皇宮北門和寧門外,御街南盡頭,數百太學生和士民們盤膝坐在地上,手舉“清君側”、“取消用兵”之類的紙張,慷慨激昂,視死如歸。

“奸佞當道,矇蔽聖聰,請子誅殺奸佞,暫罷對外用兵!”

“宋金世仇,為何要助金以伐韃靼?請陛下收回成命,不要擅啟兵端,禍國殃民!”

太學生們慷慨激昂,高聲吶喊,異口同聲,個個都是滿臉憂國憂民。

此時早朝尚未結束,正是辰時,隨著日頭高高升起,聚集計程車民越來越多,請示者們的聲勢更盛。

看到圍觀人群越來越多,太學生們中有寬袍大袖的太學生領袖走了出來,面向人群,大聲疾呼,憂國憂民之情,伊然浮於臉上。

“……三木三兇,三兇雖去,一木猶存,又加一宣,昏庸無能,人言籍籍,包藏禍心,危害社稷。除此佞臣,人心可定,下之福祉,萬民之……”

太學生領袖手拿諫文,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其面色慷慨激昂,猶如斷頭臺上就要英勇就義的烈士一般,為靜坐和圍觀的眾士民煽風點火。

“百年之前,夷狄南下,靖康之難,二帝北狩,國都淪喪,宋室南渡,實乃大宋立國未有之奇恥大辱。其間金國數次侵宋,黎庶塗炭,民不聊生。凡我大宋子民,對金人有凌父之辱,滅國之痛,其切齒之恨,思之如狂,痛何如哉!

然則今上,雖英明神武,然則為一沒落西夏,不思金人之仇,擅啟韃靼兵端,所為者何?韃靼國之善者,女真國之世仇,親者仇痛者快,善惡易位,豈不謬哉?

究其根本,奸臣當道,矇蔽聖聽……”

領袖大聲疾呼,揮拳怒吼,太學生們和百姓們高聲應和,人人臉上都是一副視死如歸的決然。

“飯菜來了!”

隨著一聲吶喊,酒樓的夥計們端了“外賣”進來,太學生們停止了憂國憂民,紛紛開始吃喝,養精蓄銳,以備後戰。

太學生領袖吃了一口角子(餃子),眉頭一皺。

“二,你拿醋了沒有?沒醋怎麼吃角子?”

“人這就去拿!”

二滿臉賠笑,就要跑開。

“記得帶兩壺龍井茶過來,多帶幾個杯碗。水燒開半炷香再煮茶,千萬別忘了!”

又有太學生邊吃邊喊道,不忘叮囑。

“放心吧,忘不了!”

二轉身跑開,心裡猶自嘀咕。

來皇宮前抗議,還惦記著吃喝,面面俱到,果然是太學生,心夠大,誰也不怕。

“老汪,我怎麼覺得,今這事怪怪的?裡面許多人都不認識不,怎麼扯到新政上了?”

太學生程元鳳心觀察著“示威靜坐”的隊伍,低聲向好友汪自強嘀咕。

“我也納悶。太學不過三四百人,這人潮洶湧的,恐怕得有上千人吧!”

汪自強向後看去,人潮洶湧,吃喝嬉笑,許多都是陌生面孔。

“不止是人,我等只是要針砭時弊,勸阻君王對外用兵,怎麼扯到新政上了?這其中是否另有蹊蹺?”

程元鳳低聲著,不忘給同窗授業解惑。

“你看看這些人,有些雖然衣冠楚楚,有些是太學生的裝束,但許多人言辭粗鄙,舉止輕浮,似乎另有來頭,不像是讀書人。這些人三五成群,咱們會不會被利用了?

目錄
快穿:套路那個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