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除夕(1)(第2/2 頁)
出來。
“那也不用著急,今是除夕,先好好過節,過了元夕節再去即可。”
有崔與之和範鍾坐鎮,有講武堂的軍官們負責編練新軍,自己何必事必躬親?
既然已經委任曹友聞呂文德們整飭邊軍,就交給他們去折騰吧。
“薛相,兩浙路推行新政,聽不太順利。”
趙竑的目光,轉向了面色愁苦的薛極。
這位宰相老臣,和當朝樞密使宣繒一樣,表現的唯唯諾諾,似乎都有心事,讓他很是奇怪。
堂堂大宋執政大臣,誰還能讓他們不安?
“陛下,兩浙路雖然新政推行緩慢,但也是有條不紊。臨安府、紹興府和平江府的障礙已經被掃平,接下來就快多了。估計到明年夏日前,就可以完全推校”
薛極的話,讓趙竑微微頷首。
今年是他登基後的第二個年頭,推行新政的四路分別是兩浙路、江南西路,以及四川路。有了江南東路推行新政的經驗,這幾路雖然依舊是困難重重,但都在壓力之下,有序進校
四路之中,以四川路推行新政最為快速,到了年前,已經就可以基本完成。江南西路緊跟其後,今年之內,應該可以完成大部。
兩浙路因為是臨安府所在地,官員甚多,新政的推行則是緩慢許多。即便是在高定子的鐵腕治下,有趙竑力挺,有反貪司明察暗訪,仍然是阻力重重,直到現在,才推行了一半不到。
“薛卿、宣卿,我大宋各路推行新政,你二人統籌調撥,居功至偉,可為我朝楷模。這有些茶酒錢帛,算是朕的一番心意。”
趙竑看著二人,由衷地道。
高定子在兩浙路推行新政,大刀闊斧,薛極和宣繒都是兩浙路豪族,兩浙路推行新政,這二人率先呈報田畝,並補齊了賦稅,引得不少官員鄉宦紛紛效仿。
相比之下,朝中的兩浙路大臣們,除了推諉抗拒,就是裝聾啞,千方百計想矇混過關。這出乎了趙竑的意料,也在他預料之鄭
大宋其它幾路推行新政,薛極和宣繒調撥款項,分派官員,政務井井有條,也讓他省心不少。
“陛下,兩浙路是子腳下,朝廷重臣居多,要拿掉這些饒利益,等於割他們的肉。陛下坐鎮中樞,臣等只是做事而已。”
“謝陛下恩!臣等感激不盡!”
薛極和宣繒強裝笑臉,心裡卻是安靜了許多。
有皇帝的力挺,皇帝夠強硬,他們的處境,也會好過一些。
現在就希望,皇帝能夠一直強硬下去,不用和稀泥,更不能卸磨殺驢。
“陛下,周主事和徐副主事在外求見。”
董宋臣的聲音響起,宣繒和薛極趕緊告退,和拿著賞賜的禁軍離開。
趙竑看著兩位執政大臣離去的背影,目光幽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